北京

  • 400-172-1722

北京

北京 上海 南京 杭州 济南 青岛 广州 深圳 重庆 西安
  • 01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加速运转 房企融资环境有望持续改善

    作为保交房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正加速运转。在这一机制助力下,银行对房地产行业融资总体保持稳中有增。分析人士认为,进一步发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需要压实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及房地产企业等各方责任,包括建立和完善协调机制、筛选和支持优质项目、加强监管和风险管理等。银行对房地产融资保持稳中有增保交房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在保交房工作中发挥着牵头协调推进的重要作用。今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最新数据显示,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已经建立了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近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5月16日,商业银行已按内部审批流程审批通过了“白名单”项目贷款金额9350亿元。“金融监管总局指导商业银行积极与城市协调机制对接,要求这些银行建立总行、省分行、二级分支行以及经办行四级联动的快速响应机制,采用‘评审合一’等模式更大程度缩短业务办理时限。”肖远企表示。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助力下,银行对房地产行业融资保持稳中有增。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在存量融资合理展期方面,截至3月末,房地产开发贷款展期余额同比增长147%;在房地产新增信贷投放方面,一季度商业银行新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9636亿元,相比去年四季度增长较大。建立“容缺办理”等附条件审批服务机制据悉,对于暂时不符合条件与标准的项目,多地积极督促有关各方加大整改力度,切实解决相应问题。例如,“福建省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系统”于5月25日上线。据了解,该系统依托福建省级融资征信平台“金服云”,创设“政务服务+金融服务”的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一体化平台。对于平台推送暂时不满足“白名单”要求的项目,各银行机构探索建立“告知承诺+容缺办理”等附条件审批服务机制,提请各城市政府有针对性地拿出解决方案。又如,金融监管总局广西监管局注重及时破解政策落地中的典型问题。针对地方推送项目参差不齐、银行存在过度避险心理、项目融资审批效率不高等问题,先后5次联合广西住建厅召开碰头会,4次召集全区银行机构召开专题推进会,推...

  • 02

    经济日报头版:房地产信贷政策进一步优化

    5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多项通知,明确取消全国层面房贷利率下限、下调房贷首付比例和公积金贷款利率,推出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专家认为,新一轮的支持政策是对前期房地产信贷政策的接续和扩大,进一步提升了金融支持力度。具体来看,《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的通知》明确,取消全国层面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更低首付款比例政策的通知》明确,对于贷款购买商品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更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更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5%。《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的通知》明确,自2024年5月18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2.35%和2.85%,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第二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不低于2.775%和3.325%。市场分析认为,央行本次调整房贷政策,是对4月末中央政治局会议“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要求的贯彻落实和及时响应。“首付比例和利率政策下限调整对增量住房会体现明显效果;新增的再贷款工具聚焦于支持市场消化存量房产,是有效盘活存量市场的关键。从推动房贷利率市场化的角度看,当前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时间窗口,经济恢复向好的态势不断增强,各方面对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有更深认识,进一步优化政策是顺势而为。”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表示,央行打出优化房地产信贷政策组合拳,有利于降低居民首付负担和成本、增强购房能力和意愿,从需求端出发为楼市企稳复苏创造更为合宜的货币信贷环境,有助于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意愿,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的通知》还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各省级分行按照因城施策原则,指导各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根据辖区内各城...

  • 03

    房地产“新”观察丨政策密集“上新” 多地楼市活跃度渐升

    近期房地产重磅政策密集出台,落地效果与市场反应如何?记者经多方采访了解到,“一揽子”政策出台不到一周,已有多地积极响应跟进,部分地区也迎来了新一轮“看房潮”。业内专家认为,新政既降低了购房门槛,又降低了贷款利率,预计政策将进一步提升楼市活跃度,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得知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消息,我时间来网点咨询了解。”来自惠州市的张女士告诉记者,政策发布后,夫妻两人可以贷60万元公积金贷款,30年的月供每个月少还近百元。广东省内多家银行大堂、咨询热线里关于新政何时开始执行的咨询源源不断。中山市住房公积金中心最新数据显示,5月18日至22日,中山市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后共有36笔按照新利率执行发放贷款,合计放款金额2012.2万元。中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综合科(信息管理科)副科长孔翠羽介绍说,这一政策带来的实惠可观可感。“以一笔90万元、30年等额本息还款的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为例,调整后购房者月更低还款额为3722元,比下调前每月还款减少121元,总利息减少约43000元。”据记者统计,除广东多地外,截至目前,已有北京、上海、深圳、郑州、成都等13地跟进落实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叠加房贷首付调整政策,对后续各地公积金贷款的申请、购房成本的降低以及住房消费的提振具有积极作用。”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另外,多地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跟进降低首付比例、取消房贷利率下限。据了解,武汉、合肥等地宣布降低首付比例,开始执行首套房首付比例15%,二套房首付比例25%新政;淮南市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取消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实际上,在“取消全国层面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新政发布前,已有多地下调或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4月末,全国343个城市中已有67个取消了首套房贷利率下限。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本次央行取消全国层面房贷利率下限,政策利好扩展至二套房,预计将有更多城市下调房贷利率,一线和核心二线城市房贷利率下调空间也有望打开。新政出台,能否拉动房地...

  • 04

    因城施策调整房地产政策 北京上海杭州等各大城市房地产市场活跃度提升

    央视网消息:在此次全国层面政策出台前,各地已陆续对房地产政策进行调整优化,激发了地产市场活力,也促进了住房消费合理需求,房地产市场活跃度出现提升。来看记者在一线城市的探访。在地处北京五环外的经开区河西片区某楼盘,购房人徐先生和爱人刚刚购买了一套改善性住房,正在办理网签手续。今年4月30日,北京市住建委发布通知,提出在执行现有住房限购政策的基础上,允许已拥有住房达到限购套数的居民家庭到五环外新购一套住房。在五环外的昌平区回龙观片区,房产经纪人告诉记者,新政后,二手房市场的活跃度明显提升,客户咨询量和带看量都有增长。总台央视记者 王砚楠:不只是北京,今年以来上海也推出了多项政策与活动,带动上海楼市出现了积极的变化。以我身后这处上海松江的新楼盘为例,自5月3日商品住房“以旧换新”倡议发布以来,每天都有近20组有置换需求的客户前来咨询情况,楼盘的咨询量和带看量出现明显上升。在楼盘的售楼中心,张女士正在了解商品住房“以旧换新”活动的相关内容,因为孩子长大需要更多独立空间,她打算置换一套更大户型的房子。数据显示,今年四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3%,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8%。专家表示,近期二手房交易回暖,同时成交价格也有所企稳。浙江杭州:全面取消限购 新房行情紧俏 二手房热度攀升今年以来,二线城市也密集出台优化楼市调控政策。这些政策的效果如何?继续来看记者的探访。杭州台记者 张贺:我现在是在杭州拱墅区运河新城的新房楼盘现场,这里首开共推出了141套房源,一共1008户入围摇号。杭州新政之后,楼市的火爆程度在这里就可以感受得到。5月9日,浙江杭州全面取消住房限购,原先限购的四个中心城区,房地产市场迅速升温。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人加快了购房和换房的脚步。一些楼盘负责人表示,新政发布后,很多上海、温州、台州的客户赶来参与新房认购登记报名。不只是新房,二手房市场对于新政的反应也十分迅速。在杭州拱墅区的一家中介门店,尽管是午休时间,经纪人也忙着带顾客去看房。某房产机构数据显示,政策落地后,杭州新房、二手房日均成交量较4月日均分别增长25.8%和7.7%。不只是杭州,5...

  • 05

    更精准更有效 三方面理解房地产政策“组合拳”

    5月17日,全国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视频会议召开。同日下午,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住建部、自然资源部、央行、金融监管总局介绍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配套政策有关情况,在保交房和去库存两方面作出指示。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城市金融和文化体育部副主任魏劭琨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两个会议的内容来看,保交房项目侧重在建已售难交付的商品房项目,对于应续建项目,中央强调要全力支持项目融资、竣工交付。魏劭琨说:“我们需要持续观察和对比近年来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变化,从中长期的视角来洞察房地产市场的真实状况以及准确把握其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他建议从三方面理解:一是要正确认清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当前,针对房地产领域的首要问题是去库存。围绕去库存,中央部委已经出台一系列调控政策。接下来,各地也会在中央政策范围内不断调控房地产供需关系,积极稳妥地将房地产库存压缩在可控范围内。二是要坚定认清房地产调控政策“稳”的总基调。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其中房地产领域是重点之一。在房地产风险中,保交楼又是重中之重,这关系到广大居民合理住房需求的满足和保障,也关系到诸多房地产企业的生存和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中央也曾多次提出“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已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房地产企业的正常融资需求已经得到基本保障。同时,一系列放松限购、降低贷款利率等政策的出台也从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合理住房需求,让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延续。当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房地产政策仅仅是在稳定房地产市场,绝不是彻底放松、过度刺激或是鼓励投机。三是要合理认清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总目标。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在房地产领域,财政、货币、土地、监管等一系列政策的协调配合已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已经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有利的影响。这说明,近两年来我国房地产调控的工...

  • 06

    房产“新政”诚意满满,需求有待进一步释放

    近期房地产政策频出,三大一线城市接力放出“大招”。5月28日,广州、深圳紧随上海,推出重磅房贷“新政”,政策集中在降低首付比例及房贷利率,大幅降低购房资金门槛和购房成本支出。这是5月17日房地产金融政策“三连发”之后,一线城市开始跟进调整,此前国内多数城市已纷纷跟进落实。一线城市接连放出诚意“大招”,尤以广州力度超预期,这对楼市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刚需或有触动 市场已有反应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围绕稳住房地产市场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5月17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对房贷政策进行重大调整:首套房商贷不低于15%、二套房不低于25%,住房公积金利率下调至2.85%,全面取消首套和二套商贷利率政策下限。房贷政策“三箭齐发”之后,受到市场高度关注,各地纷纷跟进。备受瞩目的一线城市也终于出现“松动”:5月27—28日,上海、广州和深圳前后宣布跟进,其中广州力度更大,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15%;上海、深圳则有所保留,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20%。梳理最新房贷政策调整,主要集中在:调整首付比例,降低购房资金门槛;下调房贷利率,降低购房成本支出。业内认为,这将大大提振有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群体的信心。事实上,市场已有所反应。据媒体报道,5月17日“新政”之后,部分城市新房售楼处人气出现明显上升,一些观望者开始出手。尤其是三大一线城市“出手”后,市场热度开始回升。这意味着,随着一系列楼市“新政”的正式落地,市场信心正呈复苏之势。后续可能配合出台税费政策事实上,政策层面或许还留有“后手”,可能会根据这一轮政策效果情况再适时推出。比如,上海、广州和深圳均没有出台税费方面的政策,后续还可能会配合降低或减免契税、个税、增值税等。到现在,这一轮房地产政策调整的逻辑更为清晰可见: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行业上下游链条长,与各领域关联度大,既关系民生大众,又牵涉金融、地方财政等。稳住房地产市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意义重大。也要看到,我国房地产已过发展高峰期,近年经过一定调整,其居住功能开始超过投资属性,接下来有望进入一个相对平稳发展的阶段。那么,房地产后市走势会如何?要正视的一个事实是,房地产市场有很强的地...

  • 07

    焦点访谈:因城施策稳楼市

    最近一段时间,房地产政策和市场走向备受关注。近日,楼市迎来诸多利好,多项重磅政策同时出炉,包括购房首付比例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房贷利率取消下限、将设立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新一轮重磅“组合拳”从供需两侧双管齐下,释放积极信号。随后,全国各地相继推出了落地细则,多地还出台了取消限购、“以旧换新”等一系列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措施,那么市场反应如何呢?房地产未来又将如何更好健康发展呢?近期房地产重磅政策密集出台,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目前已有多地积极响应跟进。天津从今天开始执行新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更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更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5%。取消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广州市政府5月28日发布通知,进一步优化调整房地产政策措施,调节住宅用地供应,调整限购区域购房资格认定,并优化信贷政策等。该通知自5月29日起施行。同日优化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还有深圳,从5月29日起,深圳市下调个人住房贷款更低首付款比例和利率下限。而在此前5月27日,上海出台九条新措施以更好满足居民多元化居住需求,包括进一步优化住房限购政策、支持多子女家庭合理住房需求、优化住房信贷政策等。自5月中旬以来,全国层面统一部署,地方层面“因城施策”,多项房地产支持政策相继出台。5月22日,湖北省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取消购房限制、降低购房门槛、加大金融支持等方面释放利好。比如将首套住房更低首付比例从不低于20%调整为不低于15%,二套住房更低首付比例从不低于30%调整为不低于25%。在武汉市洪山区一家售楼部,有不少购房者正在咨询购房事宜。目前,湖北多地已经调降房贷利率。在湖北武汉,首套房和二套房的贷款利率分别降到了3.25%和3.35%。多地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跟进降低首付比例、取消房贷利率下限。新政出台后,不少地区已出现市场回温态势,其中看房量、成交量等均有增长。购房者的需求不一样,有的是刚需,有的则是改善性需求,对于需要卖房腾转资金的购房者,旧房暂时卖不出去,新房想...

  • 08

    新闻1+1丨各地楼市新政陆续出台,影响几何?专家解读

    5月27日,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优化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调整优化住房限购政策、支持多子女家庭合理住房需求、优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以旧换新”,以及优化土地和住房供应等九条政策措施。那么,上海房地产“沪九条”有哪些特点?又会对房地产市场带来哪些影响?眼下各地很多城市出台的新措施,又会取得怎样的效果?《新闻1+1》连线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院长严荣,解读相关问题。“沪九条”有哪些特点?落实后对哪些人群影响比较大?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院长 严荣:①系统性。这9条政策可以说是统筹考虑了存量和增量、市场和保障、刚性和改善性,以及调控工具和长效机制。②精准性。聚焦当前问题比较突出的刚性和改善性需求,聚焦市民和新市民的住房需求,也聚焦普通商品住房市场。③协同性。统筹协调了土地、信贷、住房保障、城市更新以及住房品质和市场的监测监管等多方面的政策措施。随着这些政策的实施,我们预计刚性和改善性需求以及多子女的家庭将受益相对较大。上海实施房地产新措施要达到什么目标?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院长 严荣:从政策制定和研究的角度来看,此次9条措施的目标,也有三个方面。①适应房地产供需关系的新变化。这个主要通过优化供给、满足需求、保障民生,从而更好满足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的改善住房需求。②能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这个主要针对当前房地产市场运行中的一些实际情况,体现差异化、区域性和精准性等这样的特点,针对一些重点区域、重点市场,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③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这里主要体现在通过优化土地和住房的供给,促进区域人口、住房、土地的协调发展,并且通过加快推进“两旧一村”城市更新改造来提升居住品质,以及提高居住房屋的建造质量等等这些方面,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上海房价会不会快速上涨?如何避免出现炒房?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院长 严荣:一方面对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来说,房地产事关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所以稳住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始终是作为房地产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另外一个方面,此次的9条措施里面,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