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

  • 400-172-1722

深圳

北京 上海 南京 杭州 济南 青岛 广州 深圳 重庆 西安
政府工作报告对房地产提出最新要求
来源:房老二
2025-03-07 17:05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仍然对房地产着墨颇多。

李强总理在报告中介绍,过去一年来,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下调住房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居民存量房贷利息年支出减少约1500亿元,降低交易环节税费水平,扎实推进保交房工作。

对于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报告称,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优化和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任务中,对房地产的基调延续了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述,即“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说明今年稳楼市工作要与化解风险、守住底线等密切配合。

调减限制性措施

充分释放刚改需求

报告提出,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

这也意味着,今年在推动市场止跌回稳的过程中,一些限制性政策仍有调整和优化空间。而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也是近年来稳定房地产投资的重要举措。

住建部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2024年采纳了代表委员的建议,将城中村改造的城市范围,从原有的35个城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扩大到了地级及以上城市。

根据住建部日前披露的数据,2024年,全国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1863个,惠及居民136.7万户,建设筹集安置房189.4万套。

做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工作,一方面可以起到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方式有效释放住房需求。

收储和收购工作迎资金活水

报告强调,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

从宏观角度来看,今年各地在做好城市规划工作的同时,要将其与土地利用等工作有效对接。而对于土地方面的工作而言,要进一步处理好增量和存量的关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持续把盘活存量用地工作做扎实。

报告提出,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

根据报告,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重点用于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这也将为收储和收购工作带来资金活水。

在收购工作上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也意味着对于收购存量商品房的重视程度和期待明显提升。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自主权主要体现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三个领域。其中,收购主体的变化,预计会从目前以各地人才安居集团为主的国企拓展到民企等领域,同时也会拓展到一些实体企业。从价格层面看,各地定价会更加灵活。

严跃进指出,由于地方政府专项债在持续推进,后续在收购存量商品房过程中,也要考虑专项债的重要作用。至于用途层面的理解,则要看到,一些地方两会都提及将用途的增加和调整。如郑州此前提及将存量商品房用作文旅项目,海南也提出用作康养项目等,这些都有助于拓宽思路,即从保障房用途丰富成其他新的用途。

拓宽保障房再贷款使用范围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拓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使用范围,也是此次报告中的重要表述之一。

过去,此类资金会被限制在住宅库存领域。在严跃进看来,后续可能会有两个重要变化。一是收购的房源类型,后续商业和办公用房库存等,或将纳入收购范畴;二是房源改造方面,过去局限于保障房,尤其是保租房领域,后续可以适当拓宽,例如一些高校将其用作宿舍,就是非常好的用途。各地要用足用好此类保障房资金,更好实现其用途和效益。

报告强调,发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继续做好保交房工作,有效防范房企债务违约风险。

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接受采访时表示,支持稳楼市。持续推动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拉长白名单,让更多符合条件的项目拿到贷款,坚决做好保交房工作。

据金融监管总局披露,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目前审批贷款超过6万亿元,涉及已经交付和正在建设的住房超过1500万套。

此外,未来继续加强对房企债务违约风险的有效防范,也是恢复购房者信心和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重要举措。

报告要求,有序搭建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据李云泽介绍,今年将重点抓的另一项工作就是配合促转型。要抓紧研究制定配套融资制度,支持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构建,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除融资制度外,严跃进认为,在“好房子”、预售资金、银行贷款等基础制度等方面也会有持续的工作展开,或将形成数量较多的政策和文件。

另外,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这项工作的节奏也将有所加快。从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推动构建”,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加快构建”,措辞上的些许变化,也表明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好房子”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称,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实际上,自2023年6月“好房子”概念提出后,住建部就联合多部门修订《住宅项目规范》,对房屋质量、层高、隔音、采光等指标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2024年开始,各地“好房子”相关推进工作持续展开,也形成了非常好的制度和案例。去年11月18日,李强总理在参观调研中国建筑科技展时曾表示,要以提升居民居住品质和幸福感为导向,从功能、质量、体验等方面出发,因地制宜推进好房子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好房子”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为未来“好房子”相关工作的开展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

这也要求各地要扎实推进“好房子”建设,积极研究出台相应的标准,满足人民群众的高品质居住需要。

(来源:中房网)

https://www.ershoufang.com/web/#/Hons/HomeIndex

免责声明:房源信息由网站用户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信息提供者负责,最终以政府部门登记备案为准。本网站不声明或保证内容之正确性和可靠性,购买该房屋时,请谨慎核查。入学情况仅凭历史经验总结,在此不承诺入学升学事宜。请您在签订合同之前,切勿支付任何形式的费用,以免上当受骗。
上一篇:供需两端发力稳住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