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廊坊市印发实施《廊坊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暂行办法》
11月25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廊坊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暂行办法》解读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廊坊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24年10月25日印发实施。《办法》从规划、用地、建设、登记和使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主要包括总则、规划建设管理、用地管理、产权登记、使用管理、附则等6部分内容。《办法》明确了适用范围(广阳区、安次区、廊坊开发区、临空经济区)、适用对象,以及开发利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明确了市、区政府(管委会)以及相关部门的具体职责。由市政府组织各区开展地下空间资源综合普查,并做好动态更新。各区政府(管委会)负责协调推动各自辖区内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地下空间。《办法》突出强化规划统筹引领作用。坚持统一规划,因地制宜编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有序推进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明确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编制和审批主体,落实部门监管要求,优先安排市政、交通、公共服务等设施,满足人民防空、防灾减灾等需要;明确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编制的原则和内容,要求遵循竖向分层立体综合开发和横向空间连通的原则,并与市政、人防等专项规划相衔接;明确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详细规划落实专项规划要求,允许符合条件的单独新建地下公共停车场配建附属商业设施。市自规部门依据详细规划出具规划条件,作为供地要件。《办法》细化了土地供应等规定,对规范地下空间项目建设管理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项目建设用地使用权采用分层方式供应,细化了可以划拨、招标、拍卖、挂牌、协议出让的情形。明确实施差别化的地价支持政策,实行地价向下递减的支持措施,地下三层及以下免收土地出让价款;对于利用存量工业用地进行地下改扩建不改变土地用途的,不再收取价款。明确地下空间建设项目设计、施工、验收等有关要求;如地下空间建设对相邻建设用地使用权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给予赔偿。《办法》坚持在现行确权登记制度框架下创新地下空间不动产登记制度,简化登记流程。单建地下建(构)筑物可以单独办理地下空间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建(构)筑物...
02
山西太原出台19条措施 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近日,山西省太原市出台了《太原市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若干措施》,通过多渠道支持住房消费、多形式消化商品房库存、加大住房保障力度等6方面19条措施,激发潜在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措施强调:取消各项住房限制性措施,继续执行解除住房限购、限售、限贷、限价等限制性措施的有关规定;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优化住房信贷支持政策,在太原市范围内购买首套及第二套商品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更低首付款比例统一调整为不低于15%,取消新发放首套、第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加大住房公积金支持力度,在太原市范围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公积金缴存职工,可申请提取本人及其配偶名下住房公积金直接支付购房首付款,根据全市公积金资金结余情况,适时扩大公积金购房提取范围至父母或子女;适当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对高层次人才、二孩及以上多子女家庭、现役军人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在现行政策基础上上浮30%。在多形式消化商品房库存中,自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开展住房以旧换新活动,对在太原市范围内出售自有住房并在现住房出售后1年内在市场重新购买住房的纳税人,对其出售现住房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予以退税优惠。另外,措施还在推进保交房工作、优化商品房供应、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方面也制定了详细的措施。(来源:国际在线 记者:宋云屹)https://www.ershoufang.com/web/#/Hons/HomeIndex
03
上海深圳11月二手房成交量齐创近四年新高,新房“日光盘”频现
11月,沪深楼市再次交出“高分卷”。机构监测数据显示,深圳11月二手房成交量维持在“繁荣线”水平,录得量达近46个月来更高,上海二手房(含商业)成交量也创下44个月新高。与此同时,沪深新房“日光盘”频现。业内认为,随着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市场有望进一步止跌回稳。深圳二手房成交维持“繁荣线”水平11月深圳二手成交维持“繁荣线”水平。据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统计,11月,深圳二手房录得量达到8500套,为近46个月来更高。业内认为,时隔4年,深圳二手成交再次超过8000套的“繁荣线”水平,且连续2个月,证明新政后购房者决策速度明显加快。从网签量数据看,乐有家研究中心监测显示,11月二手住宅网签7125套,环比上涨16.5%,成为近4年的更高点,甚至超过参考价政策出台前。从价格而言,11月深圳二手房成交价稳定在“6字头”,环比上涨2.1%,目前为6.43万元/平方米。乐有家研究中心表示,税费减征政策吸引更多改善客群、豪宅客群积极入市,高总价的二手房源成交占比上涨明显。其中,1000万元-1500万元总价占比从9月的6.6%连续2个月上涨,目前为8.3%;1500万元以上的占比则从9月的2.1%上涨至当前的4.7%,翻倍增加;800万元-1000万元的占比则连续2个月稳定在8.1%,比9月的6.2%增加了近2个百分点。新房市场而言,乐有家研究中心监测显示,11月深圳一手住宅认购量为9986套,虽然环比下跌2成,但仍属于在10000套的高位水平波动。网签量方面,11月深圳一手住宅预售网签8076套,环比上涨94.5%,仅次于2021年1月,成为近4年的第二高点;此外乐有家监测显示,还有1500套左右的现售新房网签,因此11月深圳新房住宅总网签量接近10000套。11月深圳新房日光盘再现。龙岗的深铁阅云境于11月24日开盘推出214套房源,当日售罄。此外,南山的四海名邸和桑泰山海丹华府,坪山的财富城二期,光明的兰玉庭等项目同在11月开盘,去化表现亦亮眼。乐有家研究中心认为,这些热点楼盘将在今年12月至明年1月陆续网签,届时将在预售网签数据上有所体现,年底“翘尾”明显。上海二手房成交量创44...
04
全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三个”重大转变 止跌回稳态势明显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表示,10月以来全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三个”重大转变,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进一步稳固。在广州和深圳,受近期房地产一揽子政策的持续影响,二手房交易量稳步上升的同时,新房市场的交易量也在不断增长。房产中介和楼盘经理纷纷表示,他们已经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楼市的热度在上升。深圳某房产中介机构营销副总裁张庆平:近一个半月,整体销量明显有所上升,像一手住宅,销量环比增长366%。近日,财政部、税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公告,明确多项有关房地产市场的税收优化措施。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住房和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虞晓芬表示,此次一线城市先后宣布执行新政,将加大住房交易环节契税的优惠力度。虞晓芬:这次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标准以及税收优惠,对于已经有房子的家庭,降低了他们的换房成本,促使他们考虑购买更舒适、更优质的住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从10月份的销售数据看,全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三个”的重大转变:全国新建商品房网签成交量连续15个月下降后实现增长;全国二手房网签成交量连续8个月下降后实现增长;房地产市场“银十”超“金九”为近17年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瑞民表示,此次一线城市全部落地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会给各地房地产市场带来新的政策动能,进而带动其他城市止跌回稳。王瑞民:房地产市场更加活跃的成交、更加稳固的信心,有望持续下去。如果政策能够进一步加力,持续回稳向好的趋势就会更加稳固。(来源:央广网 记者:王泽华)https://www.ershoufang.com/web/#/Hons/HomeIndex
05
外资机构密集发声 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近日公布的10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显示,消费、服务业、进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回升,释放出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的积极信号。最近,多家外资金融机构也纷纷发声,认为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持续发力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并对中国经济前景和中国资产投出信任票。德意志银行日前发布研究报告称,中国经济第四季度迎来强劲开局。德意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熊奕表示,在增量政策的推动下,中国10月份的经济活力进一步回升,尤其是零售业、服务业和房地产行业。熊奕称,如果目前增长势头能持续到年底,预计中国经济增速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高盛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闪辉日前在媒体沟通会上表示,从中期来看,中国决策层引领经济增长模式转向技术驱动和自立自强的决心并未动摇。展望明年的中国经济,闪辉表示,2025年,中国消费尤其是商品消费预计表现较好。随着地方政府化债工作疏解地方融资压力并赋能财政扩张,政府的投资和消费可能会加快增长。有部分外资金融机构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表示,上调中国第四季度及2024全年GDP增长预测。陆挺表示,这基于中国超长期特别国债所支持的以旧换新计划、新房销售改善、出口增长反弹、股票市场交易上升等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在看好中国经济的同时,不少外资金融机构也纷纷表示看好中国资产的投资前景。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称,高盛继续维持“高配”A股市场的投资建议。受每股收益增长及估值因素驱动,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预计在2025年将分别上涨15%和13%。“从板块来看,我们建议投资组合向广义消费领域倾斜。”刘劲津说。一些外资金融机构对增量政策的持续推出也充满期待。德意志银行研究认为,第四季度财政政策有进一步扩张的空间,同时预计中国将进一步放松房地产政策,以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向止跌回稳方向迈进。闪辉认为,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将继续推进,补贴种类和规模也有望扩大。(来源:经济参考报记者:张莫)https://www.ershoufang.com/web/#/Hons/HomeIndex
06
对房地产政策效果和市场走势的判断丨智库
如果将9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作为本轮房地产“强刺激”的起点,目前已满两月。从“9·24”的五重政策“大礼包”,到“9·26”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从10月12日财政部释放出“一揽子有针对性的增量政策”信号,到12月17日五部门政策“组合拳”,可谓环环相扣。政策出台从单一部门到多部门联动,政策手段从金融为主到财政、金融、土地全方位发力。两个月来,存量政策加速落地,增量政策持续加码,无论是政策力度、出台密度还是落地速度,都超越了历史任何一个时期。政策“组合拳”作用下,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环比降幅连续收窄,70城新房和二手房价格指数环比降幅收窄,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指数由跌转涨,市场多项指标出现止跌回稳信号。年关临近,政策效果能否持续?还需要哪些增量政策支撑?对明年的市场走势如何判断?面对这些问题,经济学家和专业研究机构也都在做相关分析和预测。━━━━市场初显止跌回稳信号10月份以来,中国房地产报策划了“房地产止跌回稳调查”系列报道,围绕政策“组合拳”落地实施效果,对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杭州、南京、成都、武汉、长沙、郑州、天津、长春、沈阳、哈尔滨、大连、海口等二线城市,以及东莞、佛山、宜宾、泸州、内江、乐山、资阳等三四线城市进行深入调查采访,采访房地产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了解政策出台和落实情况,走访楼盘销售现场、采访企业和中介机构,了解房地产销售情况,感受市场热度。调查采访结果显示,随着一揽子政策的逐步落地,各能级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止跌回稳迹象。一二线城市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市场均呈现量增价稳的局面,房价具有较强的韧性,在政策刺激性成交明显放量。例如北京,10月份新建商品住房网签 0.45 万套,环比增加 50.1%,为今年以来高点;二手住房网签 1.71万套,环比增加 32%,同比增加 70%,为近 19 个月以来更高值。再如上海,10月上海新房成交67万平方米,环比增加31%,同比增加14%;二手住房成交182万平方米,环比增加53%,同比增加77%;新房、二手住房合计成交24...
07
六省启动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
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服务新机制强调省会城市发挥重点城市效能,从而带动县级通过以点带面推进更多业务实现“跨省通办”。近日,湖南、山西、河南、安徽、湖北和江西中部六省自然资源厅在湖南长沙联合签订《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合作框架协议书》(以下称《协议书》)。根据《协议书》内容,在六省范围内,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的转移登记、变更登记(自然人)、抵押登记、预告登记及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等5大类12项高频不动产登记业务纳入首批通办事项,后续将逐步覆盖国有土地上全部房屋登记业务。据了解,上述六省将建立以“全程网办”为主、线下帮办为辅的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服务机制,充分运用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手段,集成应用网上“一窗办事”平台,推动基本实现高频不动产登记业务“跨省通办”。同时,六省将在强化信息互通共享、优化升级网办系统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来源:中房网)https://www.ershoufang.com/web/#/Hons/HomeIndex
08
全国保交房已实现交付285万套
11月14日,记者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了解到,全国保交房工作推进有力,截至11月13日,全国保交房已交付285万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更好地完成保交房任务,各地因城施策、创新举措,坚持高位统筹,通过加强政府调度、督促企业“瘦身自救”、激励银行融资、加大司法支持、分类处置等措施,层层压实责任,加快推进保交房。经过各地各部门的持续推进,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均已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在协调机制的推动下,银行不断优化房地产开发贷款管理流程,创新信贷融资方式,助力更多房地产项目解决融资难题。截至10月31日,“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通过金额超3万亿元。截至11月13日,全国保交房已交付285万套,对市场预期带来明显改变。其中,上海、福建、甘肃、黑龙江,以及河北承德、江苏徐州等地保交房交付率已超八成;贵州六盘水、福建厦门、湖北鄂州、甘肃平凉、辽宁葫芦岛等24个城市保交房交付率已超九成;江西新余、甘肃金昌等6个城市保交房项目交付率已达。(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记者:孙蔚)https://www.ershoufang.com/web/#/Hons/Home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