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

  • 400-172-1722

杭州

北京 上海 南京 杭州 济南 青岛 广州 深圳 重庆 西安
  • 01

    首季中国经济观察丨新增贷款流向哪些领域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超15万亿元、新增贷款达9.78万亿元,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金融是经济的镜像。首季新增贷款流向哪些领域?折射出哪些经济发展新动向?近日,记者深入多地的工厂商圈、金融机构,探寻资金流向,感受经济回升向好暖意。需求回暖带动货币信贷投放“加码”焊花飞溅、机械轰鸣,位于四川的成达万高铁项目施工现场,施工队伍正全力推进隧道掘进与桥梁架设。作为“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达万高铁项目建设的加速推进离不开金融的一路护航。2025年一季度,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为项目投放信贷资金4亿元,自建设以来累计向项目注入16亿元,为项目推进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今年以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直接反映在金融数据上。一季度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66万亿元。这意味着,八成以上的新增贷款投向了企业,其背后是金融系统的早谋划、早部署、早发力。针对年初项目开工多、资金需求集中的情况,金融机构坚持靠前发力:一季度,工商银行公司贷款余额突破17万亿元,新增项目类贷款超4000亿元;建设银行新增对公贷款超万亿元,对公贷款余额再创新高;交通银行对公贷款实现同比多增……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首季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带动有效需求回暖,加之银行信贷投放明显前置,进一步激发了经济活力,融资需求和金融供给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充分的金融供给,得益于宏观政策的有力引导。今年以来,各项宏观政策显效发力,货币政策也保持较强支持力度,一方面确保金融总量平稳增长,另一方面持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河北省遵化市亚太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内,草莓、葡萄等水果罐头在生产线上有序流转。自年初开始,企业多款罐头食品订单持续攀升,中信银行提供的200万元贷款为企业稳定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今年的贷款利率降到2.75%,与去年相比降幅超四成。”企业财务总监周国华告诉记者,利率大幅下降让企业“轻装上阵”,今年更有信心开拓市场、争取更多订单。数据显示,3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约3.3%,比上年同期...

  • 02

    全链条破解住宅工程质量难题

    有关部门日前梳理群众对住房不满意的问题,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隔声、卫生间串味以及渗漏开裂。随着人们对更高品质住房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切实提升住宅工程质量已迫在眉睫。如何破解这些突出的房屋质量问题?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城镇住宅工程质量问题重点整治的通知》,聚焦城镇住宅工程隔声、串味、渗漏等质量问题,开展重点整治。解决住宅质量问题,应标准先行。不久前刚刚公布并即将于5月1日实施的标准《住宅项目规范》,提出了住宅控制性底线要求。比如,对于群众反映最多的隔声问题,新规范明确了相应指标:提高了住宅建筑卧室、起居室与相邻房间之间墙、楼板的隔声性能要求;提高了建筑外窗的隔声性能,强制规定建筑设备,如电梯、水泵等传播至卧室起居室内的建筑设备噪声限值,强制规定卫生间排水立管排水噪声限值。一些房屋质量问题,可以追溯到施工图设计阶段,加强对住宅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十分必要。对住宅质量问题开展整治过程中,有关部门将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隔声、防串味、防水作为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住宅隔声的设计应该兼顾主动降噪与被动隔声设计。住宅防串味应在地漏、排烟道、排水管道存水弯等部位进行细化设计。住宅防水应该“防排结合、以排为先”,排水和防水措施都应设计完备。住宅质量与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密切相关,例如,卫生间串味可能是使用了质量不过关的地漏。为此,要把建材“先检后用”制度落实到位,检测机构需严格落实进场检测制度,到施工现场取样,以确保样本随机性和代表性。鉴于隔声、串味、渗漏等问题更突出,应对门窗、地漏、防水卷材等材料适当提高检测比例。住宅工程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该组织隔声、防串味、防水等性能检测。住宅隔声性能检测重点关注门窗、分户墙的空气声,楼板的撞击声;排烟道系统安装完成后要进行气密、通风动力和屋顶风帽避风等性能检测;防水既要检测防水,又要检测排水;建设单位应将检测结果纳入《住宅质量保证书》。为了让住宅工程建设市场更规范,将依法严惩重罚违规失信企业。新建住宅工程设计、材料、施工、验收各环节都对住宅工程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监督检查也将覆盖全链条。对发生质量事故或严重质量问题被责令全面停工...

  • 03

    3月70城房价数据出炉 各线城市房价同比降幅继续收窄

    4月16日,统计局发布了2025年3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王中华分析表示,3月住房市场成交活跃度提升,70个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数量增加。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二三线城市环比总体降幅收窄,各线城市同比降幅均继续收窄。其中,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1%,涨幅与2月相同,上海和深圳分别上涨0.7%和0.1%,北京和广州分别下降0.2%和0.1%。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2月下降0.1%转为上涨0.2%,北京、上海、深圳分别上涨0.5%、0.4%和0.3%,广州下降0.2%。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平,与2月相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2%,降幅比2月收窄0.2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2%,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3月,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有24个,比2月增加6个;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有10个,比2月增加7个。同时,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均继续收窄。其中,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2.8%,降幅比2月收窄0.2个百分点。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4.1%,降幅收窄0.8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4.4%和7%,降幅比2月分别收窄0.3个百分点和0.4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5.7%和7.8%,降幅比2月均收窄0.2个百分点。“楼市小阳春已经确定,二手房是更大受益者。”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对记者表示,3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1%,上海、深圳新房市场的分化更为明显,这种分化本质上是“政策精细化调控+区域供应错配”的双重结果,与区域供应结构和高价项目成交占比有关。例如,深圳新房价格自2024年10月以来已连续多月上涨,中心城区高价项目成交活跃,推动市场心理转向“买涨不买跌”。张波表示,统计局数据显示,二手房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只有10个,...

  • 04

    房企拿地力度持续复苏 投资百强新增货值同比回正

    随着房企拿地力度持续复苏,楼市新增供应进一步集中在头部房企的趋势也更加明显。数据显示,销售前十房企一季度拿地金额接近1775亿元,同比增长162%;新增货值3319亿元,占百强房企的比重达到了75%。这意味着,未来市场格局将进一步集中于头部企业。业内人士表示,当下,头部房企持续强化对高能级城市优质土地资源的战略性增储,这种投资格局将驱动优质土地资源进一步向头部企业聚集,行业集中度或将进入新一轮提升周期。CRIC数据显示,房企投资积极性呈现回升趋势。1~3月投资百强新增货值、总价和建面总量均同比回正,其中投资百强房企拿地金额同比增加42.2%。从克而瑞重点监测的30家房企拿地情况也可以看出,房企拿地力度持续复苏。重点30家房企前3月全口径拿地金额达到1527亿元,其中3月单月拿地金额接近823亿元,环比增长6.9%,同比上升153%。中海地产、绿城中国单月拿地超过150亿元,建发房产在杭州、成都等城市积极参拍,单月拿地超过90亿元。其中,销售TOP10房企拿地最为积极,一季度全口径拿地金额合计约为1775亿元,同比增长162%。可以看到,华润置地、中海地产、招商蛇口拿地销售比超过0.6,且金额同比涨幅均较大,分别为92%、1768%(因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和183%。另外,越秀地产、建发房产等地方国企也在北京、成都等城市积极补仓。民企滨江集团则继续深耕大本营,一季度在杭州拿地金额占比达到94%。值得关注的是,土地市场的热度正从核心城市逐步扩散,以北京、上海、杭州、成都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及二线城市土地成交溢价率持续攀升,核心区位优质地块频现高溢价成交现象,推动市场热度及关注度重回上行通道。中指院研究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房企拿地进一步聚焦一、二线城市背景下,土地出让金集中度继续提升,根据中指数据,2025年一季度,TOP20城市住宅用地出让金占全国比重提升至69%,2024年全年为51%。(来源:广州日报记者:刘丽琴)https://www.ershoufang.com/web/#/Hons/HomeIndex

  • 05

    一季度全国颁发不动产权证书1177.5万本

    自然资源部4月1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2025年一季度用地用林用草用海保障、不动产登记、新立采矿权、测绘地理信息产业、林草产业等自然资源要素保障相关情况。用地用林用草用海保障方面。据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夏俊介绍,2025年3月,自然资源部印发了《自然资源部关于2025年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通知》,统筹安排全年600万亩用地计划,优化计划配置方式,增强要素配置的精准性和利用效率。一季度,全国批准建设用地预审项目3222个,拟用地总面积59885.07公顷(89.83万亩);与2024年同期相比,全国预审项目个数增加1.61%,拟用地总面积增加43.90%。全国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批准面积71861.34公顷(107.79万亩),同比增加1.06%。加快推进用地用林用草用海联动审批。自然资源部指导全国各省级林草主管部门办理完成能源、交通、水利重点项目涉林11项、涉草110项、涉封禁保护区项目1项、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10项,使用林地528.4174公顷,使用草原面积2740.71公顷。全国新增批准用海项目776个,用海面积107.1万亩,其中全国批准涉及利用“未批已填”区域的项目用海共56个,面积约7099.6亩。不动产登记方面。一季度,全国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2014.1万件,颁发不动产权证书1177.5万本、证明574.7万本。办理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238.7万件,同比减少12.1%;办理存量商品房转移登记164.6万件,同比增长34.7%。全国8500多个新建项目实施“交地、交房即交证”改革,惠及170多万企业群众。各地积极推进不动产“带押过户”改革,新办理带押过户业务7.1万件,涉及带押金额716.9亿元。新立采矿权方面。一季度,全国新立采矿权202个,采矿许可证证载生产规模(拟建设规模)1.98亿吨/年。至一季度末,全国证载生产规模共计213.49亿吨/年,相比2024年底增加1.1%。测绘地理信息产业方面。一季度,测绘地理信息数据需求旺盛,公共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新增应用系统3.4万个;新增注册用户6.3万个,同比增长137%...

  • 06

    “卖掉房产移民”就能过上悠闲生活?平台“低价移民”陷阱调查

    “卖掉上海房产,带着几百万资产和7岁儿子赴英”“变卖青岛住房,举家移民日本”“拿着卖房钱在西班牙买了一套公寓,年租金有几十万元,还获得了西班牙绿卡(居留权)”……近期,一些社交平台上涌现大量宣称“花几十万元甚至只需几万元即可实现国外永居躺平”的短视频和帖子。视频中,移民后的人早上晨跑、中午和朋友共进午餐、傍晚在海边看日落,生活悠闲自在。这些“移民捷径”究竟是政策红利,还是精心编织的谎言?《法治日报》记者对此展开调查。曲解政策“捐款换身份”实为连环套“捐款20万欧元(约166万元人民币)即可获得××国(南欧某国)身份,解锁自由人生。”在一些社交平台上,宣称“只需花钱,不用买房、不用交税就可以获得移民身份”的帖子随处可见,吸引了不少人关注。长期关注海外移民的重庆市民李先生透露,所谓“捐款”实为投资,但中介刻意模糊关键信息:捐赠后仅能获得临时居留卡,5年内需满足居住、语言等严苛条件才可申请永居。此外,中介承诺的“低价快速签证”更是个陷阱。李先生回忆自己的“移民”历程:他在网上找到一位移民博主,对方称只需3500欧元就可以办理签证,签证通过了就能去南欧某,到时候打工还是挂靠都可以,一年后就能拿到南欧某身份。前期需要先交1500欧元,违约要扣钱。对方一再表示,“不用担心,通过率还是可以的”。去年10月,李先生交钱后开始办理材料,从今年年初开始进入等待阶段,但一直没有收到下一步该如何做的消息。到了今年3月,对方称最近签证政策不稳定,上周一下子拒签了多位客户,问李先生是继续等待还是换类型递交申请。“交钱之前,对方的态度一直很好,可交完钱后对方就经常爱答不理了,我怕后续再出现变故,就想暂停办理,向对方申请退款。结果被扣了900多欧元(约7500元人民币)。我后来才了解到,这类政策的通过率极低,部分中介甚至虚构流程,靠拖延吞没定金。”李先生称。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部分移民政策复杂,中介利用信息差将“有机会申请”包装成“稳过”,诱导消费者支付高额费用。美化生活“购房移民”背后不少“雷”广东某企业高管闫女士被“购房即可移民北美、享高福利”的广告吸引,支付数万元定金后赴美,却发现现实与宣传大相...

  • 07

    全国不动产和股权信托登记试点在京落地

    继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落地之后,北京再次对股权信托登记开闸。近日,中信信托成功在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了“中信信托-东方园林破产重整专项服务信托”的股权信托财产登记,标志着全国首例股权信托财产登记正式落地。对此,业内专家表示,北京不动产和股权信托登记试点双双启动,是进一步盘活我国信托资产迈出的重要一步。相关文件的出台有利于促进以家族信托为代表的财富管理服务信托的发展,推动信托行业回归本源。首单股权信托财产登记落地中信信托表示,在接到监管机构通知后,中信信托迅速部署推进,将“中信信托·东方园林破产重整专项服务信托”作为试点项目。在多方支持下,仅用2天便完成了本次登记工作,将所持股权在标的公司营业执照上明确标注为信托财产。在业内专家看来,股权信托财产登记的成功落地,切实解决了行业痛点,强化了信托财产的独立性,为信托公司开展股权信托业务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引和坚实的制度保障。这一创新实践不仅标志着股权信托登记政策从“制度设计”迈向了“实践落地”,也为我国信托财产登记制度的完善和信托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所谓股权信托,是指委托人依法将其股权转移给信托机构或者委托信托机构出资入股,由信托机构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以受托人名义对该股权进行管理、运用和处分的信托业务。股权信托财产登记,是指委托人将其合法持有的股权转移给信托机构或者委托信托机构出资入股,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股东变更登记或公司设立登记并对信托财产权利进行公示的行为。事实上,为响应国务院《支持北京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的要求,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以下简称“北京金融监管局”)与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4月10日联合下发《关于做好股权信托财产登记工作的通知(试行)》(以下简称《通知》),中国信托登记有限公司也于4月14日发布了办理股权信托财产登记证明文件的配套通知。根据《通知》,股权信托财产登记的办理流程分为三步:一是办理信托产品预登记;二是签订信托文件;三是办理股权变更或设立登记。记者获悉,北京金融监管局指导北京辖内信托公司进行股权信托财产登记,市场监管部门在经营主体营业执照上予以标注。《...

  • 08

    物业企业发展策略转向:由“扩规模”转为“增绩效”

    “近年来,物业管理行业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发展。2024年,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均值为16.05亿元,同比增长3.52%,增速较上年回落1.04个百分点。”4月18日举行的“2025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研究成果发布会暨第十八届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家论坛”上,中指研究院发布的《2025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作出如上表述。《报告》显示,尽管百强企业营收整体增速放缓,但增长较为稳健的企业主要包括以下三类:,大多数央国企经营较为稳健;第二,拓展能力较强,品牌口碑较好的企业仍然实现较快增长;第三,受关联方影响较小或完全独立的企业业绩更稳定。从收入结构看,2024年,百强企业基础物业服务收入均值为13.43亿元,占比约为83.71%,同比提升1.66个百分点,在总营收中占据核心地位;增值服务收入占比13.84%,同比下降1.39个百分点;创新型服务收入占比2.45%,同比下降0.27个百分点。从管理规模看,2024年,百强企业管理面积均值达到6946.30万平方米,同比增速为2.18%;合约面积均值为8847.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1%,企业发展策略由“扩规模”转为“增绩效”,即由追求规模转为追求效益,由追求数量转为追求质量。《报告》指出,当前房地产市场重心由开发销售转向长效运营,百强企业根据自身战略方向,聚焦专业细分赛道,进一步挖掘市场空间。在做好基础物业管理服务的同时,围绕“家庭生命周期”与“多元生活场景”深度探索社区增值服务,满足业主多元生活需求,挖掘更大的市场服务空间。当前,物业管理行业迈入AI深度赋能的数字化转型新阶段。会上,中指研究院联合小冰科技、指尖科技发布“AI物业服务场景大模型”及落地产品“AI招投标Agent”。该产品聚焦物业招投标场景,能够实时追踪全国范围内所有公开的物业招标信息,提前预警商机,助力中标率提升。(来源:中国新闻网记者:左宇坤)https://www.ershoufang.com/web/#/Hons/Home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