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杭州挂牌3宗涉宅用地,起始总价46.68亿元
1月17日,据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杭州市发布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拟以挂牌方式出让3宗涉宅用地,地块起始总价约46.68亿元,地块将于2025年2月25日交易。根据地块出让信息,此次出让的3宗地块分别位于上城区、拱墅区以及滨江区,地块实行自由竞价,按照价高者得的原则确定竞得人。3宗地块中,出让起始价更高的地块为杭政储出[2025]8号,该地块为滨江区浦沿单元BJ040501-04地块,地块东至规划道路,南至浦炬街绿化,西至浦沿路绿化,北至规划浦湖街。地块的出让土地面积为53109平方米,出让地上建筑面积159327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出让起始价189752万元;地块用途为住宅用地兼容商业服务业用地兼容社会停车场用地。杭政储出[2025]7号地块即拱墅区石桥单元GS130202-42地块,该地块东至同协路,南至规划道路,西至康华路,北至规划道路。地块出让土地面积40865平方米,出让地上建筑面积81730平方米,出让起始价125268万元,地块用途为住宅(设配套公建)用地。杭政储出[2025]6号地块为上城区城东新城单元SC080201-46地块,该地块东至规划道路,南至规划支路,西至规划天台山路,北至规划闸皋路,地块出让土地面积22456平方米,出让地上建筑面积51648.8平方米,出让起始价151770万元,地块用途为住宅(设配套公建)用地。从土拍节奏来看,农历春节前,杭州仍有3场土地出让安排,9宗地块起始总价89.67亿元,地块分别位于富阳区(1宗)、余杭区(3宗)、临平区(2宗)、拱墅区(1宗)、西湖区(1宗)、钱塘区(1宗)。(来源:澎湃新闻)https://www.ershoufang.com/web/#/Hons/HomeIndex
02
GDP预期目标增长5%以上,江苏部署今年十大重点工作
1月19日,江苏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在南京开幕,省长许昆林代表江苏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2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等。江苏今年定下了十个方面的重点工作,涉及经济回升向好、新质生产力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等方方面面。新目标定了!2025年GDP预期目标增长5%以上报告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 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2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5.5%左右,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35%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左右,粮食产量保持稳定。“确定以上目标,贯彻了中央对经济大省的明确要求,兼顾了需要和可能,体现了质和量的有机统一,考虑了为‘十五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打牢基础,实际工作中我们将尽更大努力争取更好结果。”许昆林强调,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的殷切嘱托,深刻把握在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切实增强信心、持续紧抓快干,坚决扛起“勇挑大梁”的重大责任。做好今年工作,报告提出了“五个坚持”: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三是坚持高质量发展。四是坚持守正创新。五是坚持系统集成。干字当头、奋发有为,部署十方面重点工作报告指出,做好今年工作,必须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干字当头、 奋发有为,以改革攻坚突破,不断开创江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报告部署了十方面重点工作:(一)进一步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千方百计扩大有效需求,全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更好发挥经济大省带动和支柱作用。(二)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试验区、应用基础研究特区、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牵引作用,布局综合改革支撑科技创新,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三)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1650”产业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强链补链延链,持续夯实新型工业化根基。(四)积极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对外...
03
2025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摘登
2024●2024年是重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重庆视察,赋予重庆新使命、新定位,标定了重庆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全局中的历史方位,指明了重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奋斗坐标,给全市干部群众巨大信念引领和磅礴奋进力量●突出稳进增效、除险固安、改革突破、惠民强企工作导向●在抢抓机遇中拼搏进取,在攻坚克难中奋楫前行,在积厚成势中赢得主动做好4方面工作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发展态势向上向好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 产业结构向新向优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动力活力加速释放城乡治理水平稳步提升 民生福祉不断改善主要经济指标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万亿元、增长5.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8%工业投资、民间投资分别增长11.2%、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6%抓10项主要工作1、抓战略担使命增势能,以一域服务全局的贡献度持续提升积极融入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提质增效、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纵深推进2、抓制造优服务强链群,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持续壮大、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提速发展、实数融合全面深化3、抓教育兴科技育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迸发教育强市建设扎实推进、区域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人才队伍不断壮大4、抓投资扩消费稳增长,经济发展质效逐步提升有效投资持续扩大、消费需求稳定恢复、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5、抓改革强攻坚促突破,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数字重庆“1361”整体构架迭代完善、“三攻坚一盘活”取得积极成效、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持续优化、重点领域改革有序推进6、抓开放拓空间聚资源,枢纽节点优势更加彰显开放平台能级提升、外贸外资结构向优、国际交往能力和影响力持续增强7、抓城乡促融合提品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同推进城市建设治理迈出坚实步伐、乡村全面振兴深入推进8、抓环保优生态促转型,美丽重庆颜值更高气质更佳9、抓民生办实事暖民心,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就业社保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一老一小”得到更多关爱、卫生健康服务保障不断完善、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10...
04
2024年重庆新建成20余个城市消费新地标
1月19日上午,重庆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在市人民大礼堂开幕。市长胡衡华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重庆积极抓投资、扩消费、稳增长,经济发展质效逐步提升。有效投资持续扩大,高速公路建设开启“四环时代”,重庆火车站改造工程开工,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加速推进,水利、能源投资预计分别增长39.8%、33.7%。抢抓“两重”“两新”机遇,建立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工作机制。组织实施技改项目1825个、更新设备1.2万台,工业技改投资预计增长24%。沿江南线高速等PPP新机制项目开工建设,首单产业园区类基础设施REITs上市发行。消费需求也在稳定恢复,新建成20余个城市消费新地标,升级完成100个特色消费场景。累计引进国内外品牌超2000个、培育中华31个。预计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6.4%,批发、零售销售额分别增长12.9%、8.4%,住宿、餐饮营业额分别增长6.1%、8.6%,国内游客总花费增长16.7%,入境游客人次翻了一番多。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开工建设7000套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累计筹建29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处置“久供未建”项目907万平方米、“久建未完”项目25个,保交楼基本完成交付任务,保交房进度达到96%。(来源:重庆日报)https://www.ershoufang.com/web/#/Hons/HomeIndex
05
2024年西安土地成交下降,商办用地成交量上涨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24年西安土地成交面积和成交金额均出现下降趋势。全年共推出198宗房地产开发用地,规划建面共计2099.55万㎡,同比下降8.83%。成交176宗房地产开发用地,规划建面共计1937.33万㎡,同比下降6.14%。其中,商办用地成交量上涨,规划建面共计393.04万㎡,同比上涨15.3%。浐灞国际港成为全年成交最多的开发用地,共成交23宗,占到全西安的14%。而住宅用地方面,全年共推出147宗,规划建面共计1705.42万㎡,同比下降8.63%。成交126宗,总规划建筑面积共计1544.29万㎡,同比下降10.38%。在土地出让金方面,西安位列全国第四,仅次于北京、上海、杭州,总计约790亿元。而在溢价地块方面,西安2024年共计有8宗地块以溢价成交,主要集中在配套完善、未来发展潜力较大的区域,如文教园、丝路软件园、沣东等。此外,2024年西安总计成交12宗万元地,其中7宗位于高新,3宗位于科教园,2宗位于沣东。综合来看,虽然有不少地块终止出让或流拍,但相比其他二线城市,西安的土地市场表现仍然出色。2024年西安土地成交面积和成交金额有所下降,但商办用地成交量上涨,溢价地块集中在具有发展潜力的区域。未来,西安的土地市场仍有潜力可挖,尤其是核心区域的高品质地块和外围区域的配套提升和产业导入。(来源:吉屋网)https://www.ershoufang.com/web/#/Hons/HomeIndex
06
网评:以创科推动湾区建造与房地产业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规划是层面的重大战略。早前,团结香港基金与大新银行联合发布了《大湾区行业发展指数2024》。该指数综合评估了金融服务、创新科技、贸易物流、制造业、建造与房地产,以及文化、体育及旅游业这六大重点行业的表现。指数通过分析超过130个指标及逾3000家企业的问卷结果,结合定量及定性分析方法,深入剖析了大湾区的发展现状以及各城市的独特定位和潜力。在建造与房地产业方面,指数不仅考量商铺、办公室及住宅市场的表现,还深入分析行业人才、宏观环境、经济贡献及政策支持等指标。2024年,该行业的指数按年下降2.9%,是录得跌幅的行业。尽管如此,指数显示政策放宽有助稳定市场情绪,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绿色建筑和房地产科技有望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自2024年初以来,大湾区城市进一步放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其中,香港于2月份率先全面“撤辣”;广州、深圳等其他大湾区城市,则在5月、9月和10月实施了三轮较大规模的政策放宽。目前,除深圳仍保留部分购房限制、利率下限,以及二手房首付比例未下调至15%外,其他大湾区内地城市已统一调整了政策幅度。随着政策放宽及宏观因素的改变,市场交投在2024年显着提升。土地注册处资料显示,截至2024年11月,香港的一手及二手住宅物业买卖合约数字按年增长近31%,已超过2023年全年的住宅物业买卖合约总量。而在10月,香港部分楼盘开盘即售罄,如启德及长沙湾等的新盘;尽管深圳的调控政策相对其他城市严谨,该市的新住宅销售亦创35个月新高。鼓励开发使用可持续材料市场情绪改善固然重要,但长远而言,行业仍需寻找更多新增长点。根据指数的问卷调查结果,超过25%和38%的行业企业分别视可持续或绿色建筑以及房地产科技为行业更大机遇。绿色建筑科技与中国2030年前碳达峰及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高度契合。目前,大湾区对于绿色及低碳建筑材料,如环保砖和低碳木材的需求正急剧上升。其他绿色建筑科技,包括可降低室内温度的特殊外墙涂料、太阳能板及节能型冷暖气系统等,亦备受市场青睐。然而,香港现行的建筑法例因消防安全考量,禁止使用某些低碳建筑材料,如低碳木材。虽然部分法规的...
07
2024年楼市去库存战果如何?郑州、东莞等城市库存明显下降
“去库存”是2024年房地产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助力房地产行业平稳发展的关键一环。2024年,从年初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到各地推出“以旧换新”、收储商品房、“房票”等政策,再到9月份降首付、降利率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都在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助力去库存。那么,2024年去库存战果如何?据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就2024年狭义库存规模变动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样本城市狭义库存规模有所下降。其中,郑州、青岛、佛山、东莞、南京的去库存成效明显。郑州、东莞等地压降库存收效明显“去库存”是2024年房地产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助力房地产行业平稳发展、实现“稳住楼市”目标的题中之义。2024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政策重点转向去库存;5月17日,央行发布消息,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各地收购已建成商品房用于保障性住房;10月17日,财政部明确表态,将推动利用专项债券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而2024年9月26日,一系列政策组合拳落地,更是全方位助力楼市去库存。当天举行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要回应群众关切,抓紧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基于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政策基调,各地因城施策,从需求端发力,降首付、降利率等政策组合拳助力楼市实现销售回暖;同时,多城积极出台“以旧换新”政策刺激增量需求入市;此外,多城还收购存量房作为保障房,开辟去库存的新措施。从供给端来看,多城也控制增量,减少土地出让,聚焦存量的消化。经过需求端、供给端的双重发力,2024年,多个城市的库存有效减少。据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就2024年狭义库存规模变动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样本城市狭义库存规模有所下降。其中,郑州、青岛、佛山、东莞、南京位列前五,2024年末狭义库存均减少130万平方米以上。就变化幅度来看,东莞狭义库存更是同比下降25%,库存规模显著下降。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统计中的狭义库存量,通常是指已取得预售许可但尚未售出的商...
08
从危楼变新房 广东首例“自主更新”房屋模式能否复制?
集群街2号楼项目的成功探索,为解决超大城市发展新阶段危旧房治理难题,推动城市更新工作提供了借鉴。这两天,深冬的广州市花都区晴空万里,温暖如春。新华街道集群街2号楼内,73岁的老业主文姨拿着新房钥匙,站在阳台上晒太阳。让她欣喜不已的是,自己住了40年的“老破小”危房,如今被重建成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居民楼,楼下街道也是焕然一新。1月11日上午,广受关注的广东省首例业主“自主更新、自筹资金、原拆原建”危旧房改造项目——花都区集群街2号正式验收交房交证。“不光是交钥匙,我们把产权证都办出来了。”在新房内参观时,花都区委书记邢翔对财经记者介绍。集群街2号楼坐落于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道辖区,广州北站片区东南侧,属典型的人气兴旺、商业繁华的老城区旧楼。原旧楼始建于1976年,为5层混合结构,共25户,历经48年岁月洗礼,房屋损坏严重,被鉴定为D级危房。2024年3月,集群街2号楼的业主们,自筹数百万元资金,对已“病入膏肓”的老楼进行彻底的“自拆自建”。经过短短9个月的集中建设,如今终于验收交房。当前,北上广深等超大特大城市发展,已进入增量建设和存量更新并重的新阶段,实施城市更新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过程。然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量大、涉及面广,改造所需要的资金、改造中各方的利益平衡等,都对项目的推进提出挑战。危楼变新房集群街2号楼,地处闹市,位于新华街道新华市场旁,周边老旧居民楼林立,人口密集。2024年3月,当财经记者来此探访时发现,这里外墙斑驳、砖体裸露,老旧破败。如今,短短9个月过去,已换了一番新景象。2025年1月11日上午,当财经记者再次来此探访发现,这里已完全褪去过去“老破小”的景象,老旧的居民楼已蜕变为一栋崭新的白色居民楼建筑。并且,过去居民楼楼下的小广场杂乱无序,摊贩聚集,现在取而代之的是宽敞整洁的小广场。集群街2号旁边的集群党群服务中心,成为业主及周边地区居民的休闲学习多功能平台,还有ATM机等办事小设备。“我们过去的旧楼布局,类似于早期的企业宿舍,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等功能间被公共空间分割,狭小的厨房甚至无法容纳一个标准的洗碗池,做饭、洗菜不得不分开进行,油烟在狭小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