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青岛市城阳区发挥合法性审查作用,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近日,经青岛市城阳区第七届人民政府第5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区政府办印发《城阳区发放新建商品住房购置补贴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共分为八个部分,分别从发放范围、发放额度、补贴对象条件、补贴标准及方式、申请补贴时间、注意事项、保障措施、其他事项等方面进行了明确。城阳区司法局充分发挥政府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作用,主动靠前,高质高效完成《实施方案》议题合法性审查工作,助力城阳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议题涉及社会公众切身利益且出台时间紧,区司法局积极主动与议题承办单位沟通对接,提前介入、关口前移,深入了解拟出台政策背景、制定目的、创新举措、法律依据等,按照“理清问题、找准法律、查找案例、分析风险、提出建议”五步工作法,同时借力法律顾问“外脑”作用,研判政策措施合法性、适当性、可行性等方面问题,从项目、程序、资金等多个维度综合开展审查,为《实施方案》提供合法可行的合法性审查意见建议,采纳率,由单纯的“审查员”变身“助跑员”,大力压缩审查时限,有力保障了城阳区住房购置补贴政策在合法合规前提下以最快速度落地实施。下一步,城阳区司法局将充分发挥政府“法律参谋助手”作用,以提高服务保障效能为出发点,改进理念,主动服务,细化工作流程,完善开门审查、协同审查、衔接联动工作机制,不断健全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一套汇编”制度体系,打造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城阳标准”,筑牢政府行政决策安全防线,为建设法治政府提供优质高效的法治保障。(来源:城阳司法)
02
广州市进一步优化调整房地产政策措施
广州市政府28日发布通知,进一步优化调整房地产政策措施,调节住宅用地供应,调整限购区域购房资格认定,并优化信贷政策等。通知提到,统筹考虑广州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变化、产业布局、住房供需等方面情况,结合存量住房和存量土地等潜在供应情况,科学编制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根据市场供求情况,科学调节住宅用地供应,进一步完善“保障+市场”的住房供应体系。限购政策方面,在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不含江高镇、太和镇、人和镇、钟落潭镇)、南沙等区购买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能提供购房之日起前6个月在本市连续缴纳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证明的,享受户籍居民家庭购房待遇。信贷政策方面,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文件要求,由广东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优化广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在非限购区域内,对于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居民家庭,又申请贷款购买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根据借款人偿付能力、信用状况等因素审慎把握并具体确定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水平。居民家庭在购房所在区内无住房且符合购房条件的,新购住房贷款可按首套住房认定;在购房所在区内符合“租一买一”“卖一买一”条件的,新购住房申请住房贷款政策可按核减后名下住房套数认定。此外,通知还调整公积金贷款政策,支持鼓励房地产业各协会、房地产企业、中介机构搭建平台实施中介机构代售、旧房换购等多种形式的商品住房“以旧换新”,推动建立交易新模式。鼓励规模化租赁机构收购存量商品住房。该通知自5月29日起施行。(来源:新华社 记者:王浩明)
03
25个省市已下调首付比:首套房主流15%、沪深20%
对于央行“5·17”新政,四个一线城市中,仅有北京的“因城施策”还未落地。随着5月28日广深齐齐降首付、调整利率下限,据新京报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29日,已经有25个省市明确下调首套房、二套房首付比例,除了一线城市上海、深圳外,其他23个省市均调整至15%、25%。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房贷新格局已经形成,全面进入首套房首付比例15%的时代,这意味着加杠杆周期全面开启,对于后续构建全方位宽松的房贷政策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全面进入首套房首付比15%的时代5月17日,央行新政“三箭齐发”,首套房更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二套不低于25%;取消全国层面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央行“5·17”新政出台后,各地陆续跟进落地执行信贷政策。以广东省为起点,拉开了降首付的大幕。根据广州日报报道,广东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按照因城施策原则,根据当地房地产市场形势变化及市政府调控要求,2024年5月24日起执行,对珠海市、汕头市、佛山市、韶关市、河源市、梅州市、惠州市、汕尾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阳江市、湛江市、茂名市、肇庆市、清远市、潮州市、揭阳市、云浮市共19个城市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作调整。调整内容包括下调首套房、二套房首付比,取消利率下限。其中,在首付比例与利率方面,对于贷款购买首套商品住房的居民家庭,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更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取消利率下限。不过,以广东省名义发布的差别化信贷政策,广州、深圳被排除在外。5月24日当天,除了广东省外,还有山西省、甘肃省、陕西省、云南省、河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等多个省区市宣布将首套房、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15%、25%,同时取消利率下限。此后几天时间,江苏省、广州市、珠海市、沈阳市、贵阳市、天津市等省市跟进,调整方向与上述城市一致。尤其是一线城市广州,向二线城市看齐,力度较大。据新京报不完全统计,除了一线城市上海、深圳外,其他23个省市均将首套房、二套房首付比例下调至不少于15%、25%,且均取消了利率下限。可以看出,我国居民住房按揭政策全面进入首套房首付15%的时代。...
04
三大一线城市接连出手 楼市政策力度超预期
短短两天内,上海、广州、深圳接连调整购房政策。观察认为,此番多项政策力度超预期,三大一线城市购房门槛大幅降低,将有助于提升楼市活跃度,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购房门槛大幅降低一线城市是中国购房门槛更高的地方。此番上海、广州、深圳均放松限购、限贷政策,大幅降低购房门槛。上海27日发布楼市新政“沪九条”,将非沪籍居民购房所需缴纳社保或个税年限从更低5年降至3年。同时提出,非沪籍单身人士可购买外环内二手房;二孩及以上家庭可增购1套房等。镜鉴咨询创始人张宏伟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此次大幅调整限购政策,将使得符合购房条件的群体大量增加。符合购房资格的群体增多、更多购房需求入市,其他诸如降低首付和利率的相关政策才能真正发挥效果。广州力度更大。广州28日发布的房地产新政将在限购区域购房所需缴纳社保或个税年限从2年降至6个月,这是一线城市中更低的。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直接原因是广州所在的珠三角地区外来人口多、占比大。非户籍人口也是当下住房需求的潜力所在。此前深圳已对限购政策进行优化,缩短购房所需的缴纳社保或个税年限。此次,深圳也同步下调了一二手房商贷首付比例,有助于降低购房门槛。多地首套房首付进入“15%时代”限贷政策大幅调整也是本轮房地产调控政策组合拳的重要发力点。“5.17”新政发布后,各地纷纷调降贷款购房的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例如:经过调整,上海、深圳均将首套住房更低首付比例降至20%。广州则直接将首套、二套房更低首付比例降至15%和25%,取消房贷利率下限。5月29日,天津亦将首套、二套首付比例降至15%、25%的全国下限水平,取消房贷利率下限。房贷利率的下调将真正降低购房成本和月供压力。中原地产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超八成城市已开始执行最新房贷政策。3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明确执行15%首套房首付比例的城市已超200个,还有超250个城市取消房贷利率下限。中国多地已进入首套房首付“15%时代”。另据中指研究院统计,5月17日以后跟进房贷新政的30个重点城市中,除沪深两城外,其余28城均将首套房更低首付比例降至15%。此外,广州还...
05
全国超八成城市落实楼市新政 一线城市快速行动提振市场情绪
5月29日,落实楼市新政的城市继续增加,沈阳、天津等热点城市发布相关政策。近两日,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超预期落实政策提振股票市场,A股房地产板块结束近期回调,企稳走高。中原地产研究院数据显示,自从5月17日楼市新政提出至今,全国已有超80%的城市落实降首付比例、降利率。目前,政策效果已经在带看量、二手房交易活跃度、“网红盘”去化率等指标上有所体现。分析认为,近期一系列政策充分体现了中央支持房地产市场企稳的决心及力度,同时后续政策及重磅定调仍然可期,有望持续改善市场对于地产的预期,全方面提振信心。超八成城市落实新政5月29日,沈阳、天津等热点城市将首套房商贷更低首付比例降至15%,二套房商贷更低首付比例降至25%,并取消首套房和二套房商贷利率政策下限,同时沈阳宣布全区域解除限购限售。安徽省发布消息称,全省16市已全面取消首套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同时降低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更低首付比例。自5月17日全国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视频会议召开以来,地产政策大幅转向,出台了降低首付比例下限、取消首套和二套房贷利率下限、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一系列政策。不过,在因城施策基调下,首付比例、房贷利率等政策的落地仍由各地自主决定,因此各地尤其是一线城市政策落地的时间与强度引人关注。5月22日,湖北省率先行动,武汉成为楼市新政后全国下调房贷利率下限的城市,也是落实下调首套房和二套房首付比例的城市。据中原地产研究院统计,楼市新政已带动来访热度和成交回升,本周一线城市政策逐步落地有望助推市场进一步升温。大多数非一线城市,直接将首付款的更低比例降至楼市新政的下限:首套房商贷首付比例不低于15%,二套房不低于25%;同时,取消首套、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实现房贷利率市场化。其中,武汉、郑州首套房贷利率降至3.25%、二套降至3.35%,在二线城市中下调幅度较大。房贷利率下调,可有效节省居民购房成本。建设银行合肥分行介绍,该行新发放5年期以上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较下限取消前下降了30个BP,以贷款100万元、30年期等额本息还款...
06
一线城市接力出招 稳楼市信号明确
近日,广州、深圳、上海、天津等地相继优化调整房地产政策措施。截至目前,除了北京,其他一线城市均已宣布下调个人住房贷款更低首付款比例和利率下限,并对限购政策进行了优化调整。业内专家表示,各地优化调整房地产政策措施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购房需求释放,特别是具有风向标意义的一线城市加大房地产政策实施力度,有利于提振居民购房意愿及市场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多地出台具体措施人民银行日前连发多份房地产金融重要政策。随后,上海、广州、深圳、湖北、云南、山西、广东、陕西等多地跟进出台措施予以落实。大多数地区全面下调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更低首付款比例;同时,取消首套、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实现房贷利率市场化。在更低首付款比例方面,天津、重庆、湖北、海南、青海等地调整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更低首付款比例为不低于15%;调整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更低首付款比例为不低于25%。上海首套和二套住房首付款比例下限分别调整为20%、35%;深圳首套和二套住房更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30%。在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方面,陕西、江西、河南、黑龙江等地纷纷取消各地市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上海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45个基点,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LPR减5个基点。深圳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LPR减45个基点,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LPR减5个基点。此外,多地对限购政策进行优化调整。例如,上海将非沪籍居民购房所需缴纳社保或个税年限“五改三”;五个新城以及南北转型等重点区域的非沪籍人才购房“三改二”等。广州则明确,在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不含江高镇、太和镇、人和镇、钟落潭镇)、南沙等区购买住房的,非广州市户籍居民家庭能提供购房之日起前6个月在广州市连续缴纳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证明的,享受户籍居民家庭购房待遇。市场预期改善业内专家表示,当前稳定房地产,关键在于稳预期提信心,更好地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07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加速运转 房企融资环境有望持续改善
作为保交房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正加速运转。在这一机制助力下,银行对房地产行业融资总体保持稳中有增。分析人士认为,进一步发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需要压实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及房地产企业等各方责任,包括建立和完善协调机制、筛选和支持优质项目、加强监管和风险管理等。银行对房地产融资保持稳中有增保交房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在保交房工作中发挥着牵头协调推进的重要作用。今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最新数据显示,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已经建立了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近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5月16日,商业银行已按内部审批流程审批通过了“白名单”项目贷款金额9350亿元。“金融监管总局指导商业银行积极与城市协调机制对接,要求这些银行建立总行、省分行、二级分支行以及经办行四级联动的快速响应机制,采用‘评审合一’等模式更大程度缩短业务办理时限。”肖远企表示。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助力下,银行对房地产行业融资保持稳中有增。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在存量融资合理展期方面,截至3月末,房地产开发贷款展期余额同比增长147%;在房地产新增信贷投放方面,一季度商业银行新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9636亿元,相比去年四季度增长较大。建立“容缺办理”等附条件审批服务机制据悉,对于暂时不符合条件与标准的项目,多地积极督促有关各方加大整改力度,切实解决相应问题。例如,“福建省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系统”于5月25日上线。据了解,该系统依托福建省级融资征信平台“金服云”,创设“政务服务+金融服务”的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一体化平台。对于平台推送暂时不满足“白名单”要求的项目,各银行机构探索建立“告知承诺+容缺办理”等附条件审批服务机制,提请各城市政府有针对性地拿出解决方案。又如,金融监管总局广西监管局注重及时破解政策落地中的典型问题。针对地方推送项目参差不齐、银行存在过度避险心理、项目融资审批效率不高等问题,先后5次联合广西住建厅召开碰头会,4次召集全区银行机构召开专题推进会,推...
08
经济日报头版:房地产信贷政策进一步优化
5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多项通知,明确取消全国层面房贷利率下限、下调房贷首付比例和公积金贷款利率,推出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专家认为,新一轮的支持政策是对前期房地产信贷政策的接续和扩大,进一步提升了金融支持力度。具体来看,《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的通知》明确,取消全国层面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更低首付款比例政策的通知》明确,对于贷款购买商品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更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更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5%。《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的通知》明确,自2024年5月18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2.35%和2.85%,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第二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不低于2.775%和3.325%。市场分析认为,央行本次调整房贷政策,是对4月末中央政治局会议“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要求的贯彻落实和及时响应。“首付比例和利率政策下限调整对增量住房会体现明显效果;新增的再贷款工具聚焦于支持市场消化存量房产,是有效盘活存量市场的关键。从推动房贷利率市场化的角度看,当前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时间窗口,经济恢复向好的态势不断增强,各方面对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有更深认识,进一步优化政策是顺势而为。”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表示,央行打出优化房地产信贷政策组合拳,有利于降低居民首付负担和成本、增强购房能力和意愿,从需求端出发为楼市企稳复苏创造更为合宜的货币信贷环境,有助于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意愿,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的通知》还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各省级分行按照因城施策原则,指导各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根据辖区内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