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

  • 400-172-1722

青岛

北京 上海 南京 杭州 济南 青岛 广州 深圳 重庆 西安
  • 01

    深圳楼市活跃度同比增强

    从深圳市房地产业协会获悉,8月深圳新房住宅成交2537套,环比下降3%。虽然新房市场小幅下滑,但相对去年同期,交易量有一定增长;二手房过户成交4564套,虽然对比7月有所下跌,但是网签量(4671套)依旧持续稳定在“荣枯线”水平,连续6个月在5000套上下波动,整体市场活跃度仍处于较高水平。开发商入市积极性明显增强在一手房方面,8月深圳新房住宅成交2537套,环比下滑3%,同比上涨15%。8月开发商入市积极性明显增强,全市新增一手住宅预售套数3923套,环比上涨126%。从区域看,成交排前3位的是宝安区、龙华区、光明区,分别成交657套、482套、459套,龙岗区成交391套,位列第四。8月份成交的2537套新房住宅中,90㎡以下的产品成交782套,占全市总量的31%;90-144㎡改善型产品成交1607套,占总量的63%;144㎡以上的产品成交148套,占总量的6%。二手房交易活跃度持续增长在二手房方面,8月份深圳二手住宅过户3804套,环比下跌17%,同比上涨57%。二手房(含非住宅)过户4564套,根据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9月1日统计数据,8月全市二手房网签量(录得量)4671套,环比下降13%,虽然相比上月有所回落,但是整体依旧在5000套上下浮动,交易活跃度有明显提振。各区成交上,龙岗依旧是二手市场过户量更大的区域,共882套;福田排名第二,二手房住宅成交761套;南山位列第三,过户量达686套,整体来看各个区的成交量都有所下跌。据深圳市房地产信息平台公开在售二手房数量统计,截至2024年9月1日,全市有效在售二手房源63715套,对比8月1日统计的62933套在售房源增加782套,环比增长1.2%。虽月内二手房在售量呈现波动走势,但拉长时间轴看,当前市场二手房在售量整体呈持续小幅增长态势。楼市进入传统销售旺季深圳市房地产业协会专家认为,虽然二手市场交易量稳定在“荣枯线”水平,但交易活跃度在8月已经略显疲态,没能维持5300套以上的高位。接下来,楼市将进入传统的“金九银十”销售旺季,交易活跃度或将有所上升。该协会专家分析,今年以来,看似较为“稳健修复”的二手房...

  • 02

    豪宅带动成交量上涨 上海楼市8月延续总体向好态势

    8月,上海楼市平稳收官。新房回暖频现开盘售罄,二手房交易同比上涨,整体上延续向好态势。新房方面,上海千万级新房交易频现“日光盘”。8月29日,上海中海领邸·玖序二期开盘,共计120套房源,352组认筹,唱号到142号,32分钟实现清盘,销售额约32亿元。值得关注的是,8月,上海至少出现四个开盘即售罄的豪宅。此前,上海新天地附近的锦园项目、越秀·苏河·和樾府项目、融创外滩壹号院二期二批次项目均是开盘后快速售罄。上述四个豪宅项目总成交额近124亿元。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显示,上半年,上海千万级豪宅成交套数占比升至26%。其中,3000万元总价以上的产品市场份额提速尤为突出,由2020年上半年的占比2%增至6%。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上海豪宅市场的热度显示出市场对于高端住宅的需求依然旺盛。豪宅市场近期成交逆势上涨,走出独立行情,这与豪宅的稀缺性、地段优势以及投资者对于核心资产的追求有关。同时,上海楼市新政、土拍市场规则的调整等也对此产生影响。总体来看,8月上海新房楼市表现较为活跃。同策研究院数据显示,8月上海商品住宅市场新增成交规模为55.02万平方米,环比增长4.82%,同比增长4.8%;成交均价环比大幅上涨19.04%。上海中原地产数据显示,基于高端项目保持较高活力,刚需产品表现较乏力,所以8月新盘成交均价有反弹,为73817元/平方米,环比上涨10.9%。从空间分布来看,浦东继续领跑上海全市,成交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主要是前期项目入市量多,不少项目签约上还有惯性延续。同期,上海二手房市场成交量虽然环比有所下跌,但同比呈现上涨态势。网上房地产的数据显示,8月,上海二手房(含商业)共计成交约1.8万套,环比下跌12.25%;但成交量较去年同期的1.6万套,仍呈上涨趋势。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认为,考虑到8月为楼房销售淡季,上述成交量较为合理,从侧面体现出市场交易的稳定。此外,市场上依然存在不少有关上海新房价格倒挂的讨论。但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总价3000万元以上新房的价格已经显著超过二手房。“可能内环以内有点倒挂,但中环以外倒挂...

  • 03

    成都住房“以旧换新”活动启动半个月已有110个新房项目参与

    9月3日,记者从成都市房地产经纪协会获悉,成都市住房“以旧换新”活动启动半个月以来,目前报名超千人,项目客户到访明显增加,二手房挂牌、成交量均有上涨。此外,参与“以旧换新”的新项目和房产经纪机构已扩大至110个、64家,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更多元的板块选择。8月19日,成都市房地产经纪协会与成都住宅与房地产业协会主办的成都市住房“以旧换新”活动正式启动,并上线了“换新购”平台。“最近看房的人明显增多,大家非常关注活动具体的财政补贴,还有购房教育问题。”位于成都市成华区的某项目置业顾问表示,为推动该项目的销售,还在积极进行优惠加码,比如购房补贴升级、送车位等。参与“以旧换新”的新盘项目顾客到访量增加,反映出该活动得到了市民积极的反应。但根据成都市房地产经纪协会工作人员的反馈,根据不同区域和个人购房情况的不同,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持续探讨。如,已选好了新房,到底还要不要等更多的政策优惠?此外,被咨询最多的问题是:看上的楼盘没在“以旧换新”清单里怎么办?“我们在持续收集和反馈购房者遇到的实际问题,目前也在积极联系相关开发商和经纪机构,扩大活动覆盖范围。”成都市房地产经纪协会工作人员说,对于购房者反馈的问题,正在做相关政策研究和调查。目前,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开发商和房产经纪品牌加入住房“以旧换新”活动,扩大了活动的覆盖范围。现在,第二批“以旧换新”新房项目已更新,基本覆盖各区,其中龙泉驿区、天府新区和金牛区新增项目最多,达七八个。截至目前,已有110个新房项目、64家房产经纪机构,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更多元的板块选择、更多层次的价格空间,和更丰富的旧房销售服务。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教授刘璐表示,住房“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需要更关注购房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制定嵌套政策灵活实施,更加具体的政策实施效果需要在3个月到半年后才能体现。(来源:华西都市报 记者:姚瑞鹏)https://www.ershoufang.com/web/#/Hons/HomeIndex

  • 04

    8月深圳二手房交易量维持在荣枯线水平:价格趋于稳定,在售量继续增长

    受传统销售淡季影响,8月深圳一二手房交易活跃度均有所下降。不过,从数据上来看,二手房市场交易量仍稳定在荣枯线水平;新房市场环比呈现小幅下滑态势,但相对去年同期,交易量有一定增幅。二手房交易量下降但仍处年内相对高位根据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统计,8月份,深圳全市二手房录得(录得量系指深房中协以二手房买卖合同发起时间为口径统计的数据,并非最终成交过户套数)4671套,环比下降13.2%,同比增长50.0%。深房中协指出,随着楼市政策效应的减弱且部分潜在消费者在政策效应“周期”内入市,再结合当前是传统交易淡季,最终8月二手房交易量出现一定程度回落,但从8月二手房交易量值看,超4500套仍处年内相对“高位”水平。另据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统计,8月深圳二手住宅过户3804套,环比下滑16.8%,同比上涨57.1%。机构监测数据显示,8月,深圳二手房的网签量持续稳定在荣枯线水平,连续6个月在5000套上下波动。二手市场网签量及过户量比2023年8月上涨五至六成,市场活跃度仍处于较高水平。从交易面积段来看,深房中协统计显示,8月市场成交小于90平方米的房源占总量59.7%,较7月上升2.0个百分点,整体走势呈现波动态势,说明刚需博弈与观望并存。价格而言,随着交易量连续半年的稳定,价格的跌幅略有收窄。深圳本土更大房产中介机构乐有家门店数据显示,8月,深圳全市二手房平均成交价格5.90万元/平方米,环比微跌0.34%;业主挂牌价6.73万元/平方米,对比7月仅减少100元/平方米,环比基本持平。不过,当前二手房在售量仍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9月1日,据深圳市房地产信息平台公开在售二手房数量统计,深圳全市有效在售二手房源63715套,对比8月1日统计的62933套在售房源增加782套,环比增长1.2%。深房中协指出,虽然月内二手房在售量呈现波动走势,但拉长时间轴看,当前市场二手房在售量整体呈持续小幅增长态势。乐有家研究中心认为,虽然二手市场交易量稳定在荣枯线水平,但交易活跃度在8月已经略显疲态,没能维持5300套以上的高位。深圳楼市迫切需要调控政策的进一步落地,才能助力“金九银十”如约到来。新...

  • 05

    重庆调整优化房地产交易政策呈现三大亮点

    9月1日,我市出台《关于调整优化房地产交易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涉及调整新购住房再交易管理、优化住房套数认定标准、支持住房“以旧换新”、加快存量商品房去化和加大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力度等五个方面内容。相比之前的购房政策,《通知》主要有哪些变化和亮点?9月1日,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解读。亮点一调整住房“两年限售”政策新政的一个变化,是调整限售管理,将“现房销售的新建商品住房不纳入限售”调整为“新购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均不纳入限售”。《通知》中明确,自2024年9月1日起,在重庆市中心城区新购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的(以网签备案时间为准),取得《不动产权证书》后即可上市交易。2024年9月1日前已纳入再交易管理范围的住房,仍按原政策执行。原政策包括:2023年9月1日以前购买的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在办理不动产权证满两年后可上市交易。2023年9月1日至本通知印发前购买的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买卖合同备案满两年且取得不动产权证后可上市交易;其中,2024年5月20日后购买的商品房现房取得不动产权证后即可上市交易。案例>>>▶ 张先生于2024年9月20日(《通知》下发之日后)在中心城区某区购买了一套住房(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并完成商品房买卖合同备案,则该套住房不再纳入限售范围,取得不动产权证后可上市交易。▶ 王先生于2024年6月20日在中心城区某区购买了一套新建商品住房(期房),并于当日完成商品房买卖合同备案,则该套房屋在限售范围,自2026年6月20日起且取得不动产权证后可上市交易。▶ 李先生于2024年6月20日在中心城区某区购买了一套新建商品住房(现房),并完成商品房买卖合同备案,则该套住房不在限售范围,取得不动产权证后可上市交易。▶ 赵先生于本《通知》下发之日前在中心城区某区购买了一套二手住房,并于同日完成房屋买卖合同备案,则该套住房在限售范围。如,2022年10月20日购买且完成房屋买卖合同备案,11月20日办理不动产权证,则自2024年11月20日起可上市交易。如,2023年10月20日购买且完成房屋买卖合同备案,11月...

  • 06

    通过“处理”可延保八年?“断供保房”背后的灰色地带

    “断供保房”背后的灰色地带“断供保房”“诉前延期8年、诉中延期5年、诉后延期2年”……近日,在广东中山某小区楼下的电子广告牌上,有关“断供保房”的广告突然 “霸屏”了。“断供”,是指发生投资经营失败、工作变动、突然患重病以及其他重大变故等原因导致经济状况恶化,自身经济出现危机的购房者因无力承受房贷月供而违约的情况。近年来,随着因“断供”导致房产被法拍的房源越来越多,“断供保房”也应运而生。对于在房价高点买入房产的“刚需”来讲,“断供”不仅仅意味着房产被法拍,还牵涉个人征信记录、孩子学区上学等诸多情况。“断供保房”背后,是一场金钱和时间的“对赌”。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丹 实习生 胡宗英房价“缩水”+现金流困难“刚需”户面临“断供”难题“如果生意的尾款还收不回来,可能就要将房子的房贷先断供了。”家住广州南沙的林江(化名)今年35岁,此前在海珠一家消防器材公司工作了十多年的时间,近两年则选择了自主创业,但由于行业内许多公司的现金流都有限,尾款拖欠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他则面临更大的压力。林江在2018年前后购买了一套在广州南沙的房产,当时房产的总价在180万元左右,但没几年,这套房产的总价已“缩水”了三四十万元。与之相对的,他从之前每个月稳定的收入也变成了“饥一顿饱一顿”的情况,房贷压力变得越来越大。“我每个月还款要一万多,此外还有一些欠款,但我并不想因为暂时的不景气就把房子给卖了。”林江说,由于他购买房产是自用的“刚需”房,林江一家的户口是落在房产处,小孩的学位也与该房产相关,因此房产如果出售或被拍卖,自己也将失去与房产相关的诸多权益。他告诉记者:“若是因断供而丢掉房产,肯定是最后不得不面对的选择。”通过“处理”可延保八年称已有无数个成功案例不久前,“断供保房”的广告适时地出现在林江所住小区的露天广告位,让他开始关注起“断供保房”的可能性。按照广告上的说法,“断供保房”是一场用少量金钱换取时间的“对赌”,“赌”的是自己和房价的未来。“你们的公司名叫什么?”“经常问这个问题的都是其他律所来了解操作方式的。”当记者以“断供人”的身份向广告中“断供保房”的机构工作人员进行咨...

  • 07

    存量房贷调整再引热议 转按揭对银行影响几何?

    “我们打算观望一下,再决定要不要提前还房贷。”房贷优惠政策几经调整,赵女士都没有享受到红利,于是开始攒钱提前还房贷。她坦言,提前还贷确实很划算,如果不是房贷利率降不下来,其实也不想这么折腾,目前计划观望下存量房贷利率下调政策是否会落地。近日,市场上关于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的传闻再起,引发广泛关注。此次传闻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存量按揭客户可以与银行重新协商房贷利率;二是可以将现有按揭贷款直接转入其他银行,并重新签订按揭合同。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是不降,部分房贷人受房贷利差、收缩个人资产负债表等因素影响,通过提前还贷、消费贷、经营贷等方式置换房贷,从而对银行经营形成一定压力。若是下调,调全量还是调首套房,是原行重新定价还是换行操作?不同情形之下,对银行影响各不相同,都需谨慎决策。观望心态下居民提前还贷意愿或降低去年,下调存量房贷利率呼声高起,后终于迎来存量房贷政策调整。2023年8月,央行、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推动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借款人可以通过申请新贷款置换存量、变更存量利率的方式减轻存量房贷压力。至于存量首套房利率如何调整,不仅要看所在城市的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还要看房贷发放的时间段,更低可降至贷款发放时所在城市首套房贷利率政策下限。央行专栏《盘点央行的2023》披露的数据显示,超过23万亿元存量房贷利率完成下调,调整后加权平均利率为4.27%,平均下调0.73个百分点,惠及5000多万户家庭、1.6亿人,每年节省利息支出约1700亿元。对比来看,2023年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4.1%,同比下降0.75个百分点,此时房贷利率差似乎并不大。2024年5月17日,房贷政策再出新政。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央行取消全国层面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绝大多数城市均已取消当地首套和二套房贷利率下限,金融机构可自主确定对客户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有市场人士估计,政策落地后,大多数城市首套房贷利率可能下降0.4个百分点左右,二套房贷款利率可能下降0...

  • 08

    我国加快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记者日前从自然资源部获悉,自然资源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重要部署,加快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完善建设用地市场制度和规则、加快发展建设用地二级市场、稳妥有序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方面实施一系列改革新举措,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土地市场制度规则不断完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优化土地管理、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提出了明确要求。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就是要解决土地市场制度规则不完善、不统一,区域、城乡市场发育不均衡等问题,促进公平竞争,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效率。近年来,自然资源部门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制度和规则。例如,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促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扩大国有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范围,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完善工业用地供应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完善市场交易和监管规则。此外,为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近年来,自然资源部先后推出了4批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推荐目录。今年6月发布的第4批目录收录了来自26个省(区、市)的38个典型案例,聚焦“用存量换增量”“用地下换地上”“用资金、技术、数据换空间”,引导各地进一步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在多方共同努力下,2023年,我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较2012年下降近45%,全国耕地总量连续第3年保持净增长。推动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决定》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建设用地二级市场,推动土地混合开发利用、用途合理转换、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2023年10月1日,自然资源部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开通土地二级市场交易服务平台,提供“供需信息、交易撮合、公开竞价交易、合同赋码、统计监测”等5方面的功能,实现在全国范围内汇集供需信息,促进市场信息公开透明,从而实现更大范围资源配置、更高效率要素保障、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