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

  • 400-172-1722

西安

北京 上海 南京 杭州 济南 青岛 广州 深圳 重庆 西安
  • 01

    2025年稳楼市要谱好“三部曲”

    2024年末,中央多次重要会议都对房地产行业做出相应部署。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近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为2025年房地产发展定下基调。综合多次重要会议内容来看,“止跌回稳”将是2025年房地产工作的首要任务,需“持续用力推进”。在笔者看来,2025年房地产行业怎么干,谱好“稳市场”“稳主体”“稳预期”三部曲,对唱响“稳楼市”至关重要。,加力释放需求稳市场。当前,需求端政策以“组合拳”的形式持续松绑和刺激,效果已有所显现。2024年10月份和11月份,全国新建商品房交易网签面积连续2个月同比、环比双增长,呈现止跌回稳势头。接下来,从中央到地方,各部门及各地有望协同施策,加大力度挖掘和有效激发潜在居住需求,主要从两大方面推进。一是要把各项存量政策坚决落实到位,预计进一步放松核心城市限购政策,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等支持刚需及改善性需求的政策会加速上路;二是增量政策会加码落地,比如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推进货币化安置,在新增100万套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城中村改造规模,充分释放新增购房需求。第二,着力改善供给稳主体。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改善供给端的核心逻辑是“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两大着力点是消化存量房产和严控增量住房并行。 在增量供应方面,严控商品房建设增量,以需定购、以需定建,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是施政方向,即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促进房地产供需平衡。在去库存方面,各地需在消化存量房产及土地等沉睡资产方面下功夫,这关乎能否稳住市场主体以及行业风险出清进程。笔者预计,2025年将多维度发力去楼市库存,减缓企业资金压力。一是完善存量商品房收储政策,在收购主体、收购价格和住房用途方面给予各地更多自主权;二是落实专项债收购存量闲置土地政策;三是多措并举盘活商办用房,存量商办用房转为租赁房或是重要方向;四是推进“白名单”融资协调机制,做好保交付增信心。第三,有力推动转型稳预期。当前,我国居民住房需求正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旧模式难以为继,真正实现止跌回稳,让行业保持健康发展,需要转向新模式,这一路径已经愈发清晰。新模式是系统工程,包括建立“人...

  • 02

    华夏时评:开门“进取”三件事,时不我待稳经济

    走过春夏秋冬,经历风雨彩虹,在2025年开门之际,稳经济、促发展的劲儿不能松。在习近平总书记的2025年新年贺词中,强调了“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超过130万亿元”“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000万辆”,还强调“消费品以旧换新提高了生活品质”,是一系列政策“组合拳”让中国经济回暖向好。而这一系列的“组合拳”在2025年开年还将延续。虽然资本市场有所波动,但是并不存在所谓的“政策空窗期”,只有政策延续期和落实期。事实是,在2025开工伊始,各地上项目、拼经济就开启了加速键,全国多地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各地积极组织召开营商环境大会。1月2日,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浙江省、安徽省等省市都能见到大资金、大项目上马动工的景象。还是在2025开工天,为了更好发挥证券基金机构稳定市场的作用,央行会同证监会持续推进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落地,启动了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本次操作金额550亿元,在1月2日完成招标。政策并没有停顿,动作反而还在加速。2025年政策“组合拳”怎么打好,何处加力?1月2日,李强总理在山东济南的调研行程就给出了相应的回答。在电器旗舰店,李强总理强调,今年要继续实施好消费品以旧换新这一政策,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拓宽适用范围,做好补贴资金接续,充分发挥政策效应;在充换电示范站,李强总理指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蕴藏着巨大的充换电需求,要大力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在黄河体育中心、大寺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现场,李强总理强调,体育场馆、现代水网等既是重大基础设施,也是重要民生工程。要谋划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找准扩投资与促消费的结合点,吸引更多民间投资参与,形成共促发展合力。简单地梳理李强总理的调研行程和提出的要求:,促消费要加把劲;第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把劲;第三,拉动有效率的投资也要加把劲。这三项,正是稳定经济拉动内需的最重要的三件事。应该说,一系列的政策“组合拳”也是要分别发力出手的,有的地方要求“稳”,比如,出口要求稳,房地产要求稳,股市要求稳;有的地方要求“进”,比如,扩大消费占比要求进,拉动有效投资要求进,发展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新...

  • 03

    中国房地产市场2024总结 & 2025展望(下)

    2025年强调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全方位扩大内需;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宏观经济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4.8%,增速逐季放缓,经济运行面临挑战,9月2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非常规经济主题会议,明确指出要“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随后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带动经济明显回升,预计全年可实现5%左右增长目标。展望2025年,加征关税等限制措施或对我国出口造成拖累,宏观政策需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提振国内消费与投资。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稳住楼市股市”,“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预计2025年各项逆周期政策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同时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也有利于实现房地产止跌回稳。房地产政策方面,9.26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释放了明确的“稳地产”信号,市场迎来真正的政策拐点;12月9日,政治局会议提出“稳住楼市”,12月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为2025年楼市定调,释放了更加坚定的稳楼市基调。9.26政策后,中央多部委相继落地稳地产“组合拳”,明确了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以及收储存量商品房、盘活存量闲置土地等多项政策举措。各地优化政策也是应出尽出,截至目前,除个别核心城市仍保留了一定限制性政策外,全国大多数城市调控政策已经全面放开,当前政策环境已处于历史最宽松阶段,特别是需求端政策,涉及居民购房成本、购房门槛的房贷利率、交易税费、首付比例等均已降至历史更低水平。表:本轮周期政策环境与2014年周期对比资料来源:中指研究院综合整理中央层面,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继续坚持因城施策,压实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各方责任,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并提出“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这是自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在政治局会议中再度提出...

  • 04

    中国房地产市场2024总结 & 2025展望(上)

    2024年,我国房地产市场整体仍呈现调整态势。前三季度新房销售同比下降明显,二手房“以价换量”带动市场保持一定活跃度,但9月市场出现降温。9.26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释放了最强维稳信号,政策目标直指扭转行业基本面,为市场注入信心,四季度以来,核心城市市场出现明显升温。12月,政治局会议提出“稳住楼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为2025年楼市定调,释放了更加坚定的稳楼市基调。展望2025年,政策加力有望带动预期修复,但房地产市场恢复仍面临诸多挑战,整体或仍处于筑底阶段,中性情形下,明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预计下降约6%,市场销售的恢复节奏有赖于已出台政策的推进与落实,尤其是货币化安置100万套城中村改造、收储存量房等政策。同时,土地缩量、房企资金承压及较高库存下,短期开工投资下行态势难改,明年盘活存量闲置土地政策的实施进展,是推动市场进入新的循环、稳定投资开工的关键因素。(1)房价:1-11月百城二手房价格累计下跌6.77%,环比已连跌31个月,9.26新政后核心城市价格有所趋稳,11月深圳、成都等4城环比上涨,打破连续7个月百城二手房全跌局面,北上广环比跌幅亦明显收窄。1-11月,受部分优质改善型楼盘入市影响,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累计结构性上涨2.29%。(2)市场供求:2024年1-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8.6亿平方米(全年预计9.7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4.3%,商品房销售额8.5万亿元,同比下降19.2%,其中现房销售2.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9.4%,表现明显好于期房。重点城市方面,根据中指数据,1-11月重点100城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3%,重点30城二手房成交套数同比增长2.3%。全年来看,一季度新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5%,二手房同比下降21%;二季度在5.17利好政策带动下,新房销售面积同比降幅收窄至26%,二手房成交同比微增1%;三季度新房、二手房成交环比下降,9月底迎来大力度政策支持;9.26新政后,10-11月核心城市新房销售规模持续改善,11月30城二手房成交套数创近20个月新高。1...

  • 05

    自然资源部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自然资源要素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林业和草原局: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有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节约集约的要求,通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高自然资源要素配置与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自然资源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林业和草原局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7号)和有关产业政策、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政策,制定了《自然资源要素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目录(2024年本)》(以下简称《目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一、本通知的规定适用于开发利用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和活动。二、《目录》包含鼓励、限制和禁止三类事项。凡列入鼓励类的项目,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基础上,自然资源、投资管理和林草主管部门可优先提供要素保障、优先办理相关手续;凡列入限制类的项目,必须符合规定的条件或标准,方可办理相关手续;凡列入禁止类或者采用所列工艺技术、装备、规模的项目,不得办理相关手续。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之外,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项目属于允许类,依法办理相关手续。三、建设用地要严格控制增量,积极盘活存量,把节约用地放在首位,重点在盘活存量上下功夫。新上建设项目首先要利用现有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林地、草地和湿地等。各地要严格按照《目录》有关要求,在建设项目批准、核准前或者备案前后,依法依规对建设项目用地事项进行审查,提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除依据有关规定不需用地预审的情形外,没有预审意见或预审未通过的,不得批准或核准建设项目。四、各地要坚持底线原则,严格治理整顿当前土地市场中仍然存在的圈占土地、乱占滥用耕地等问题。针对养老地产、商业办公、文旅古镇、标准厂房等各类用地中存在的闲置浪费突出问题,要加强对土地供应、用地结构和时序、开发利用和价格变化等指标的分析研判,及时准确把握市场预期,从源头上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切实提升国土空间资源利用效率。五、各地要注重适应性和差异性,在符合本《目录...

  • 06

    小微企业双创基地可获用地支持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展改革委、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自然资源要素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目录(2024年本)》规定,重大项目、重点物流项目、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等12类项目用地可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中优先安排或适当倾斜。《目录》规定,利用旧厂房、仓库提供符合全域旅游发展需要的旅游休闲服务;利用存量房产和土地资源发展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开展线上线下融合业务,以及建设电子商务快递物流项目;利用商业、办公、工业、仓储等存量房屋以及社区用房等创办养老机构等,可按原用途和权利类型使用土地利用。业内人士称,这意味着利用工业用地或商业用地发展这些产业的项目,可按原有类型使用土地,一般而言,土地出让价格相对更低。我国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所占比重较高。我国工业用地出让年限为50年,不少企业生命周期低于这一年限,可能出现企业因各种原因无法持续经营,持有的工业用地闲置的情况。此次政策创新,有助于盘活此类用地。一些项目被列入不得占用耕地,亦不得通过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等变相占用耕地。自然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各地要坚持底线原则,严格治理整顿当前土地市场中仍然存在的圈占土地、乱占滥用耕地等问题。针对养老地产、商业办公、文旅古镇、标准厂房等各类用地中存在的闲置浪费突出问题,要加强对土地供应、用地结构和时序、开发利用和价格变化等指标的分析研判,及时准确把握市场预期,从源头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提升国土空间资源利用效率。自然资源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凡列入鼓励类的项目,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基础上,自然资源、投资管理和林草主管部门可优先提供要素保障、优先办理相关手续;凡列入限制类的项目,必须符合规定的条件或标准,方可办理相关手续;凡列入禁止类或者采用所列工艺技术、装备、规模的项目,不得办理相关手续。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之外,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项目属于允许类,依法办理相关手续。(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黄晓芳)https://www.ershoufang.com/web/#/Hons/HomeIndex

  • 07

    2024年,从宏观政策释放强烈信号,到市场去库存提速,再到企业风险化解方案逐步落地,房地产行业呈现出止跌回稳势头。 这一年,政策应出尽出,首付比例降至历史更低水平,房贷利率调整至历史低位,住房交易环节税费优惠力度持续加大。与此同时,“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通过金额近4万亿元,保障房“以购代建”、收回存量土地等创新性政策迈出重要一步,开发商得以调整存货结构“腾笼换鸟”,努力完成保交付任务,加快债务重

    2024年末,中央多次重要会议都对房地产行业做出相应部署。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近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为2025年房地产发展定下基调。综合多次重要会议内容来看,“止跌回稳”将是2025年房地产工作的首要任务,需“持续用力推进”。在笔者看来,2025年房地产行业怎么干,谱好“稳市场”“稳主体”“稳预期”三部曲,对唱响“稳楼市”至关重要。,加力释放需求稳市场。当前,需求端政策以“组合拳”的形式持续松绑和刺激,效果已有所显现。2024年10月份和11月份,全国新建商品房交易网签面积连续2个月同比、环比双增长,呈现止跌回稳势头。接下来,从中央到地方,各部门及各地有望协同施策,加大力度挖掘和有效激发潜在居住需求,主要从两大方面推进。一是要把各项存量政策坚决落实到位,预计进一步放松核心城市限购政策,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等支持刚需及改善性需求的政策会加速上路;二是增量政策会加码落地,比如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推进货币化安置,在新增100万套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城中村改造规模,充分释放新增购房需求。第二,着力改善供给稳主体。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改善供给端的核心逻辑是“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两大着力点是消化存量房产和严控增量住房并行。在增量供应方面,严控商品房建设增量,以需定购、以需定建,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是施政方向,即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促进房地产供需平衡。在去库存方面,各地需在消化存量房产及土地等沉睡资产方面下功夫,这关乎能否稳住市场主体以及行业风险出清进程。笔者预计,2025年将多维度发力去楼市库存,减缓企业资金压力。一是完善存量商品房收储政策,在收购主体、收购价格和住房用途方面给予各地更多自主权;二是落实专项债收购存量闲置土地政策;三是多措并举盘活商办用房,存量商办用房转为租赁房或是重要方向;四是推进“白名单”融资协调机制,做好保交付增信心。第三,有力推动转型稳预期。当前,我国居民住房需求正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旧模式难以为继,真正实现止跌回稳,让行业保持健康发展,需要转向新模式,这一路径已经愈发清晰。新模式是系统工程,包括建立“人房...

  • 08

    中国经济数据观丨稳定房地产市场 11月份新房销售额正增长

    https://www.ershoufang.com/web/#/Hons/HomeIndex(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