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90后无论男女都得65岁以后退休?系网民推估,发文自媒体未经认证
7月22日,一则“90后无论男女都得65岁以后退休”的消息在多个网络平台流传,引起舆论关注。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上述消息来自于一个名为“监管之声”的自媒体微信公众号7月21日发布的文章,文中一句“1990年之后(含1990年)出生的人员,不论男女都将调整为65岁退休”经网友截图后广泛流传。不过,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发现,上述名为“监管之声”的微信公众号并无任何官方认证信息,此前多以转载发布市场监管总局部门动态信息为主。发布消息的公号7月22日已变更为“未命名”,其主体信息为个人,并无官方认证信息。既然这一消息的出处并无官方背书,那么这一消息本身是否真实呢?上述文章开篇引用了新华社7月2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部分的内容。《决定》原文提到,“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也就是说,该决定并无所谓“90后无论男女都得65岁以后退休”的明确说法,而上述自媒体公号文章以《中共中央: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为题,大量掺杂《决定》原文以外的内容,有过度解读、过度发挥之嫌。新华社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原文并无任何“90后无论男女都得65岁以后退休”表述。那么这个“1990年之后(含1990年)出生的人员,不论男女都将调整为65岁退休”说法哪儿来的呢?根据上述自媒体公众号文章介绍,这一结论来自于一张《退休年龄对照表及相关规定》和《2025年-2055年延迟退休政策年龄测算推演表》。那么这个表有官方依据吗?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发现,这个《2025年-2055年延迟退休政策年龄测算推演表》至晚于今年三四月间已经在互联网平台上出现。当时转载这一表格的自媒体均明确提到,该表格是网友基于部分专家“采取每1年延迟几个月的措施,直到退休年龄最终达到65岁”的预测做出的测算推演表,“仅供大家参考”。换句话说,这一表格的制作基础就是网友根据部分专家对于政策“预测”做出的推论,不但没有官方信息佐证,更不能视为《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
02
杨洋父亲持股公司再被强执 杨洋父亲持股公司再成被执行人
天眼查法律诉讼信息显示,近日,安徽桑吉尔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黄某新增一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8020元,涉及债权转让合同纠纷案件,执行法院为肥东县人民法院。案件流程信息显示,今年5月,上述被执行人已因该案被强制执行50万元,并被限制高消费。安徽桑吉尔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3月,法定代表人为浦俊杰,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股东信息显示,杨洋父亲杨国平持有该公司30%股份。领和讯Plus会员,免费看更多内容:8大财经栏目,最新最热资讯干货行情解读,快人一步掌握市场投资风向。
03
明查|三峡大坝“垮塌”?数千个家庭被迫撤离?假
- 网传显示“三峡大坝决堤,造成数千个家庭被迫撤离”的视频,实际是2021年河南 “7·20”特大暴雨灾害期间,郑州京广快速路北隧道发生淹水倒灌事件。- 7月10日,三峡水库今年开闸,属正常防洪安全行为。新华社发布的多张无人机照片显示,三峡大坝正常泄洪,没有发生垮塌事件。事件背景近日,X平台(原推特)上有传言称,中国的三峡大坝疑似尽数垮塌,造成了1975年以来最严重的洪灾。相关说法还附有一则时长约为30秒的视频,据称显示“三峡大坝决堤,造成数千个家庭被迫撤离”的场景。网传说法相关截图。明查网传视频显示近期三峡大坝决堤?使用InVID软件截取网传视频的关键帧并进行反搜后发现,该视频片段在2021年就已出现。2021年7月21日,YouTube视频平台的“Project Earth”频道发布了一则原时长为4分28秒的视频,其中32秒至1分01秒处包含了网传视频片段。原视频标题为《2021年7月21日,中国一省(郑州)遭遇千年一遇的暴雨》。视频发布者说明,视频素材来源于各大社交平台,并根据事件发生的日期、地点及相关描述进行剪辑。2021年7月21日,主要以发布如地震、洪水、龙卷风、海啸等自然灾害为主的“Project Earth”频道发布一则河南郑州遭遇极端暴雨的视频,其中32秒至1分01秒处包含网传视频片段。该频道已于同年9月停止更新。尽管网传视频片段的原始出处无法追溯,但通过视频标题中的关键词进一步检索,并比对同期其他用户在社交平台及中国官方发布的相关视频,可以确定网传视频片段具体反映的是2021年7月20日,河南省郑州市京广快速路北隧道发生淹水倒灌事件。据新华社报道,2021年7月17日至23日,河南省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特别是7月20日,郑州市遭受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22年1月,中国国务院灾害调查组发布的报告指出,调查认定,京广快速路北隧道发生淹水倒灌由极端暴雨引发。因郑州市隧道管理单位和有关部门封闭隧道、疏导交通不及时,共造成 6人死亡,247 辆汽车被淹,车内无遇难人员。2022年1月,中国国务院灾害调查组发布调查报告节选相关截图。据悉...
04
各地特色文旅花样“上新” 新场景新业态激发旅游经济新活力
央视网消息:目前正值暑期出游高峰,中国各地旅游景区客流量持续攀升,为借助暑期旅游带来的巨大流量,各地文旅部门纷纷端出特色“文旅大餐”。业内人士分析,今年暑期文化和旅游市场创新不断,暑期旅游产品丰富的供给,在不断激发旅游经济的新活力。日前,第34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在青岛开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和节庆活动为当地暑期文旅消费市场持续增添新热度。暑期以来,山西平遥古城以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进入7月份,随着各地气温不断升高,到北方“避暑纳凉”成为很多人暑期出游的选择。黑龙江小兴安岭林区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凉爽的气温吸引了众多游客。“超级工程”深中通道开通20多天来,总计通行车流量达200万车次,给珠江口东西两岸的城市目的地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市场带来了“泼天流量”。随着免签政策及支付便利等一系列举措的推出,来中国的外国游客明显多了起来。日前,文旅部宣布将推出一系列旅游产品和主题线路,丰富暑期供给。初步统计,各地将在暑期举办超过4000项、大约3.7万场次文旅消费活动,推出发放消费券、票价优惠、消费满减、折扣套餐等惠民措施,发放文旅消费券将超过4亿元。各地积极发挥特色“文旅大餐”的带动作用,激发旅游经济新活力。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这个暑期文化和旅游市场创新不断,热度日升。从需求方面来看,旅游越来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游客的需求是推动假日旅游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不仅是大中型城市,中小型城镇和县城,甚至广大农村居民也加入到这个暑期旅游的行列中来。而下沉市场带动的需求升级,更是我国旅游经济创新的最重要的动力和源泉。
05
农夫山泉杀回“1元时代” 专家:不讲武德!严重扰乱市场
胖东来、东方甄选入局瓶装饮用水,农夫山泉杀回“1元时代”,打响价格战。专家认为,绿瓶纯净水是农夫山泉价格杀手型的产品,它不是以营利为目的,它是以搅局为目的,拿来做价格战。农夫山泉搅局中国饮用水市场是严重扰乱市场的举措,并不可取。
06
逆袭之路:杭州女学霸高考602分,毅然投身职业技术大学的背后抉择
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一位杭州女生以其独特的人生选择,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她以高考602分的傲人成绩,没有选择传统意义上的高校,而是坚定地走向了职业技术大学的大门。这一反常规的决定,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引发了公众对于教育选择、职业规划乃至人生价值的深度探讨。【一、高考分数背后的光环与压力】高考,这场被誉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人生大考,承载着无数学子的梦想与期待。对于这位杭州女生来说,602分的成绩无疑为她的求学之路镀上了一层耀眼的光环。这个分数足以让她轻松步入国内众多知名学府,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似乎预示着一条光明平坦的精英之路。然而,这份光环也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她必须做出一个令自己无悔、也让社会认可的选择。【二、职业教育:被忽视的价值洼地】在许多人眼中,职业技术大学或许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志愿”。然而,近年来,随着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扶持与政策倾斜,以及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职教领域正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与潜力。它不再仅仅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而是为那些有着明确职业规划、热衷于实践应用的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这位杭州女生的选择,正是对职业教育价值的深度认同。她看到的不仅仅是分数,更是未来。她明白,分数只是敲门砖,真正决定人生高度的是个人的专长、技能与持续学习的能力。职业技术大学以其紧密对接产业、注重实践教学、培养紧缺技能人才的优势,为她提供了一个能够尽早接触行业前沿、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理想平台。【三、勇气与远见:逆流而上的智慧抉择】面对外界的疑惑甚至质疑,这位女生展现出超乎同龄人的勇气与远见。她深知,人生的航船并非只有名校这一座灯塔。选择职业技术大学,意味着她主动放弃了“名校光环”,选择了脚踏实地、专注技能提升的道路。这种敢于打破常规、独立思考的精神,恰恰是新时代青年应有的特质。她的选择,是对“学历崇拜”现象的一次有力反击。在“学历通胀”日益严重的当下,高分并不一定意味着高就业率与高满意度。相反,具备扎实专业技能、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往往能在职场中迅速崭露头角。这位女生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路径,比盲目追求名校...
07
“我承担不起孩子一万元的暑假账单”
中新网北京7月21日电(张钰惠)高考、出成绩、报志愿,历时一个多月,彻底跨过这场人生大考的高考生终于迎来了放松时刻,开启了升学前的两个月假期。这些准大一学生开始了自己的规划,考驾照、暑期旅行、学习化妆穿搭……中新网采访发现,由此产生的“准大一账单”,难倒了一些家长。一学生列出的高考后消费清单。图片来源于网络暑假“烧钱大战”上演高考后解放的不仅是精力和情绪,还有消费欲。无论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出门看看,还是购置一批期待已久的东西,其中都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准大一的我该和父母申请多少预算?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自己的“准大一账单”,包括价值上万的电子设备、价值上千的化妆品和护肤品、和同学去毕业旅行以及报名驾校的费用等等。从未接触过如此大一笔钱的学生们感叹,“原来高考后的消费才是更大的”。然而,面对这笔准大一消费,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家长看到子女的高考分数后痛快地转账,而有的家长面对孩子开出的购物清单犯了难。今年的高考生朋朋就告诉中新网,高考后,她列出了一张一万多元的清单,其中占比更大的是手机和电脑的费用,母亲在她申请经费时犹豫了起来。她这才意识到,原来母亲并不能一下子拿出来几千甚至上万元。不仅是高考生家长,随着暑假到来,“神兽出笼”让众多家长背上了一笔账。国内外出游、高校研学团、各类兴趣班……孩子们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需要家长为其“负重前行”。资料图:2024年暑期,旅客正在出行。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 摄“准大一账单”,谁来买单?高考结束后,这届准大一学生站上了未成年与成年的交界点。此时,家长是否还应该为孩子的“准大一账单”买单?在社交平台有关“准大一账单”的讨论下,有人认为,一些孩子要这要那,甚至动辄要求配齐“苹果全家桶”,否则家庭矛盾一触即发,这些孩子不懂得体谅父母,作为成年人应学会自力更生,也有人认为家长应该兑现考前许下的承诺。即将上大学的苗苗对此深有体会。她对中新网说,家长在高考前答应给自己换一部新手机,但高考结束后却没有兑现,她决定通过打暑假工来满足自己的愿望。“比起新手机,更重要的是,我希望爸妈能够开诚布公地跟我聊一聊家里的经济情况,这样我才能更合理地规划自己未来的...
08
首套3.15%二套3.25%!杭州最新房贷利率来了,300万房贷月供减少164元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蒋敏华刚刚,央行发布最新LPR数据,1年期LPR为3.35%,5年期以上LPR为3.85%。房贷利率锚定的是5年期以上LPR,前值为3.95%,也就是降了10个基点。根据房贷利率和LPR联动机制,LPR下降10个基点之后,房贷利率也将同步下降。目前杭州房贷利率在5月31日调整之后,首套3.25%、二套3.35%,这也就意味着接下来将分别下调至3.15%和3.25%。以300万元商贷为例,若是30年等额本息还款方式,LPR调整前首套利率3.25%月供13056元,下调后3.15%利率月供12892元,每月少还164元,30年利息总额减少约6万元。“按照以往规律,LPR下调后房贷利率需要几天时间才能落地,预计各家银行本周应该会调整好利率审批系统。”银行人士告诉记者说,新利率针对的是新的房贷客户。若在今天之前已经完成审批,则仍按照原利率执行。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新客户才能享受首套3.15%二套3.25%的利率,但是到了明年,大多数老客户(合同约定利率按月调整的除外)也将迎来房贷利率下调。目前老客户房贷利率锚定的是2023年12月5年期以上LPR(4.2%),也就是说即便接下来几个月LPR不再下降,到了明年1月房贷利率将统一下降35个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