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

  • 400-172-1722

西安

北京 上海 南京 杭州 济南 青岛 广州 深圳 重庆 西安
  • 01

    中国房地产“新阶段”怎么走? “租购并举”贯穿主线

    中国网财经7月25日讯 7月21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正式发布。  据悉,在《决定》全文中,用整段、接近160字的篇幅着重提及了房地产。涉及“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因城施策、房地产税收制度等诸多方面。  多位专家分析认为,《决定》提出的关于房地产方面的表述为未来几年房地产政策指明了方向,“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将贯穿新一轮房地产发展的整个周期。此次文件系统全面,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性。对于中国房地产新一轮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是《决定》更先提及的话语。  近几年来,中央及监管部门多次强调要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认为,这表明新一轮发展中最核心的住房制度即为“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该制度将贯穿新一轮房地产发展的整个周期。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一方面将租房作为重要的,等同于买房的居住形式,要在公共服务上实现均等化,比如租房可以落户,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租房可以入读公办义务教育等。  “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已见雏形,热点城市规模化的租赁住房供给占到近3成,租房可以落户、享受公办教育已经在热点城市落地。”李宇嘉分析称。  同时,《决定》进一步强调“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保障性住房是指包含配租的保障房以及配售型保障房。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预计,未来保障房建设和供给或将明显放量,其中保租房在“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下,重要性或将更加凸显。  李宇嘉指出,未来还要大规模盘活闲置土地,建设配售房。配售房将承担商品房下跌后稳定行业的重任,而且也是通过供给侧改革适应需求端变化。  《决定》继续强调“充分赋予各城市政府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因城施策,允许有关城市取消或调减住房限购政策、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  地方政府的权限进一步增加。严跃进认为,此次提及对限购政...

  • 02

    利率降了,有杭州人却打算第三次提前还贷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呼声再起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昨日公布,2024年7月22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35%,与房贷挂钩的5年期以上LPR为3.85%,分别下调了10BP(10个基点)。“提前还贷真的会上瘾。”杭州人金女士对记者说,即便LPR又降了,但她还是决定第三次预约还贷。“看着月供金额越来越少,房贷压力也轻松了很多。”一年时间,LPR利率下调了35个基点,可年轻人为什么还在提前还贷?LPR下调0.1% 每百万少还利息2.1万元以商业贷款100万元、贷款30年、等额本息还款为例,此次LPR下调10个基点,月供减少57.3元,累计30年减少利息2.1万元。从多家银行和房产中介了解到,目前房贷利率已经实行新的LPR,首套LPR减70个基点,二套LPR减60个基点,也就是3.15%和3.25%。“如果在7月LPR出来前已经网签,但是银行还没有放款,还是可以享受到最新的LPR的。”一位银行工作人员补充道。利差放大很多人又开始提前还贷看到LPR降低的消息,杭州的金女士心里有些难受。目前杭州的首套房贷利率已经降至3.15%,而她的首套房贷利率依然是3.95%,下一个还款周期经调整后也只少了0.1%而已。2023年8月31日,监管部门发文引导商业银行统一降低首套房贷利率,该利好政策惠及5000万户、1.5亿人口,金女士就是其中之一。不少购房利率高位站岗的杭州人将原本超5%、接近6%的利率降到了LPR,此时杭州新发放房贷利率为LPR-20个基点,存量与新增的差距并不大。今年5月31日,人行浙江省分行发布新政,将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调整至LPR-70个基点,新政只针对新发放贷款不涉及存量,造成了两者的利率差距继续扩大,达到了0.7个百分点。“目前还有近200万元的贷款,和新增房贷利率3.15%相比,3.85%,意味着月供多了600元,总利息多了超21万元。”金女士说。这份落差感,不少存量房贷用户深有体会,因此市场上关于再次调整存量贷款的呼声再起。“现在的环境投资也很难,市面上还有收益率3.85%的保本产品吗?”金女士说。某银行人士对记者提到,近期提前还贷人数不减反增,“甚至...

  • 03

    59.2%!杭州土拍溢价率创2019年以来新高;碧桂园服务向60名员工授予2.25亿股购股权

    广东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0.6%7月23日,广东省统计局披露2024年上半年广东经济运行简况。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242.5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9%。其中,产业增加值2357.49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26106.10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36778.91亿元,增长2.7%。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5%,降幅比1~5月收窄0.9个百分点。分投资领域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6.8%,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30.6%。点评:这说明房地产市场需求有所下降,仍在经历去库存和调整周期。而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下降进一步表明开发商面临资金压力和市场预期谨慎。这对广东的地区经济增长构成挑战,可以预见地方政府可能会出台一些刺激政策以稳定房地产市场。NO.2福建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5.8%福建省统计局7月22日公布《2024年1-6月福建省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1-6月,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5.8%。其中,住宅投资下降17.4%。1-6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下降17.9%。其中,住宅施工面积下降19.3%;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30.0%,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29.6%;房屋竣工面积下降8.1%,其中住宅竣工面积下降12.0%;在新建商品房销售和待售情况方面,上半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2.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2.4%;新建商品房销售额下降33.3%,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1.9%。此外,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情况显示,1-6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下降17.2%。其中,国内贷款下降8.7%;自筹资金下降5.9%;定金及预收款下降40.6%;个人按揭贷款下降42.3%。点评:这表明该地区的房地产行业正面临较大的调整压力,行业增长放缓。资金到位的大幅度下降,尤其是个人按揭贷款的大量减少,反映出市场信贷紧缩以及购房者对市场前景的谨慎态度。房企要想渡过难关,可能需要加速企业内部结构调整,寻求资金链的多元化,并考虑开发符合市场实际需求的产品。NO.3杭...

  • 04

    杭州取消限购,楼市成交量大幅上涨

    杭州楼市成交量大幅上涨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杭州取消限购后,楼市成交量大幅上涨。上周,杭州全市共成交商品房1276套,成交量环比上涨了56.6%。这一变化表明,取消限购政策对楼市的刺激效果显著。二手房新增挂牌量大增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的数据显示,取消限购首日,杭州二手房新增挂牌量上涨了91%。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新政对正在挂牌出售的住房按照首套房认定标准进行调整,使得挂牌的房源可以争取首套房按揭贷款的优惠。价格整体稳定尽管杭州楼市成交量大幅上涨,但价格整体仍较稳定,没有出现一放即涨的情况。这表明市场对于楼市的热烈反应并没有导致价格的大幅上涨。杭州放开限购是为了抢人杭州放开限购不仅是为了去库存,更是用政策在抢人。杭州的落户政策较为宽松,且后续可能会对购房赋分标准进行调整。因此,取消限购政策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来杭州。嘉兴刚需群体转向二手房市场杭州取消限购后,嘉兴的刚需群体已经大范围转向二手房市场。这表明嘉兴的购房需求受到了杭州楼市政策的影响,购房者更加灵活地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房源。(转载说明:房老二转自吉屋)

  • 05

    隐秘的房贷“返点”:贷100万更高能返8000元现金?多地中介暗中拉客

    作者:张昕迎图片来源:图虫创意遭银行业协会叫停14年后,房贷“返点”现象有抬头之势。近期,来自上海的业主小林(化名)迎来了自己人生首套房的网签时刻。不过与常规操作不同的是,在第三方中介机构的牵头下,小林在上海某城商行申请了一笔300多万元的个人按揭贷款。该中介承诺,放款后将给予小林贷款金额0.5%~0.6%的现金返点。“相当于每贷款100万元可以返5000~6000元现金,直接返到自己手里,也不用手续费。”小林告诉时代财经,他当时也十分惊讶,房贷按揭还有“返点”一说。“就当意外之财了,不过需要‘找对人’才能办理,自己去找信贷经理是拿不到这部分钱的。”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在上海、北京、成都、重庆等地,均有办理个人按揭贷款可以“返点”现金的消息传出。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用户分享成功拿到“返点”的经验,还有部分房产中介为此宣传。时代财经在采访过程中发现,目前市场上的“返点”集中在贷款金额的0.2%~0.8%,涉及多家商业银行。而除了以现金“返点”,还有银行联合代办按揭的中介机构,以投资金条等丰厚的礼品吸引购房者,在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市场竞相“拉客”。“返点”比例更高达0.8%,还有贷款送金条时代财经以购房者名义与多家中介机构交流后发现,目前市场上对个人住房贷款设置的“返点”存在地域及点数的差异,返点比例更低为0.2%,更高可达0.8%。7月21日,重庆一家房产中介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公开宣传“办房贷、拿佣金”,文章称,购房者购买二手房,通过该平台到指定银行办理房贷业务,放款后可获得返佣,返佣标准为房贷金额的0.2%,即贷100万元可获得返点2000元。从流程上来看,该平台客服介绍称,将与购房者签订《返佣协议》,买卖双方一起到银行申请房贷,将于银行放款后2日内完成返佣。在咨询过程中,该客服还表示,房贷放款后需要个人在电子税务局代开一张咨询费发票,机构为客户代扣代缴个税后,剩下的钱将打回客户卡上。“目前业务量不多,最近办理的话,可以直接付现金或转账到你的银行卡上。”上述客服表示。其还介绍,由于平台刚刚成立,需要一定的业务量保持和银行的合作,以争取更好的合作条件。“返佣是阶段性政策,平台会...

  • 06

    杭州: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1%

    央广网北京7月24日消息(记者门庭婷)7月22日,杭州市统计局发布2024年上半年杭州经济运行情况。投资基本平稳,工业投资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8%。其中,项目投资增长0.4%,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1%。工业投资增长8.5%,高于固定资产投资7.7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个百分点。主要制造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1.6%、44.1%和17.7%。基础设施投资由负转正,增长0.9%,比一季度回升8.4个百分点。消费价格总体平稳,工业生产者价格降幅收窄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3%,八大类价格同比“四涨三降一平”:教育文化娱乐、衣着、其他用品及服务、居住价格分别上涨5.0%、4.2%、3.2%和0.2%,食品烟酒、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价格分别下降1.2%、0.7%和2.5%,医疗保健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6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3%,环比下降0.3%。上半年,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0%和3.0%,降幅分别比一季度收窄0.2和1.1个百分点。6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上涨0.4%,同比下降0.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0.9%。(免责声明:本作品来源:新华社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房老二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该内容,请直接与原媒体方及作者联系获得授权,因擅自转载该内容导致的法律责任由转载方自行承担。)

  • 07

    房地产并购持续活跃 行业风险加速出清

    证券日报记者 陈潇  7月16日,中指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6月份房地产行业共进行17笔并购交易,比5月份增加2笔。其中,15笔交易披露交易金额,总交易规模约169.3亿元,环比增加11.5%,平均单笔交易规模11.3亿元,环比减少10.8%。从并购交易数量与规模来看,6月份并购活动热度持续提升。  从交易标的看,2024年6月份房地产行业进行的并购交易包括地产开发、商办及文旅酒店项目等。其中,住宅开发方面,房企主要通过收购股权参与项目开发,开拓重点城市市场。例如,中国金茂通过增资方式获取首开股份旗下南京某项目51%股权,两者将共同开发。  中指研究院方面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本次增资将为中国金茂在南京市获取优质土地资源储备奠定基础,有利于提升其在南京的市场占有率及品牌影响力。  多家房企也持续出售商办或文旅酒店项目,以快速获取流动资金、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同时,也加快了行业的风险出清。  其中,远洋集团6月份转让北京颐堤港二期64.79%的股权及相关债权,总代价40亿元,由中国人寿、太古地产联合接手。在中指研究院看来,出售该项目可带来大量即时现金流入,有助于缓解远洋集团目前的流动性压力。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通过并购,行业内企业可整合资源,扩大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行业内部经营不善的企业可以提前退出或收回现金,剩下的规模较大、实力雄厚的房企,在面对市场波动时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从而提升整个行业的稳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不少房企债务重组迎来了新进展。比如,6月28日,远洋集团发布公告称,整体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取得重大进展,将与境外银团协调委员会就主要条款达成一致,银团协调委员会将支持远洋集团尽快完成境外债务重组。  *ST金科此前亦发布公告称,重整申请已被法院正式受理,目前正公开招募和遴选重整投资人。近期,*ST金科透露,管理人已收到中金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参与重整投资的意向函。  此外,包括冠城大通、新和成、格力地产等在内的上市公司纷纷剥离房地产开发业务,聚焦主业,减少亏损。  具体来看,新和成拟将全资子公司琼海博鳌丽都...

  • 08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如何在宏观经济政策和体制机制改革上加以应对,弥合这种“温差”,实现经济良性循环?

    当前,我国经济保持回升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主要宏观指标符合预期,同时也面临一些困难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一些地方财政困难,表明我国经济恢复还不够强劲,不同地区、行业、企业之间存在分化现象。下一步要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实现更为均衡、普惠、包容的发展,一靠政策给力,二靠改革发力。要更加有力有效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好发力见效,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确保基层“三保”按时足额支出,发挥好财政资金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杠杆撬动作用。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为实体经济提供源头活水。要落实好“两新”、“两重”决策部署,实施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投入更多真金白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让企业和消费者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要把长远增后劲与短期稳增长结合起来,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强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项目建设。要把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都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要扎实推动人民群众和企业可感可及的改革。改革发展都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按照三中全会的部署,要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支付保障机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有效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体制机制,形成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完善促进机会公平制度机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畅通社会流动渠道,营造勤劳致富环境。我们相信,通过政策给力和改革发力“双轮驱动”,我国经济发展将更加强劲、更为均衡、更可持续,让微观主体有更多真实感受和收获。谢谢!(来源:房老二转载自国新网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