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海出台“沪九条”优化调整房地产市场政策
27日,上海出台九条新措施以更好满足居民多元化居住需求,包括进一步优化住房限购政策、支持多子女家庭合理住房需求、优化住房信贷政策等。这份名为《关于优化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的文件明确,在限购政策调整方面,通知明确差异化、分区域调整优化住房限购政策,非沪籍居民购房所需缴纳社保或个税年限“五改三”,即从“连续缴纳满5年及以上”调整为“连续缴纳满3年及以上”;五个新城以及南北转型等重点区域的非沪籍人才购房“三改二”,即从“连续缴纳满3年及以上”调整为“连续缴纳满2年及以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非沪籍人才购房继续执行“连续缴纳满1年及以上”规定。五个新城以及南北转型等重点区域的非沪籍人才扩大至所在区全域;非沪籍单身人士购房区域扩大至外环内二手住房。此外,相关政策口径也进行了调整。如取消离异购房合并计算住房套数规定,对夫妻离异后购房的,不再按离异前家庭计算拥有住房套数;已赠与住房不再计入赠与人拥有住房套数等。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政策支持企业购房用于职工租住,企业购买2000年前竣工、建筑面积在70平方米及以下的二手住房,用于职工租住的,不再限定购买住房套数。在支持多子女家庭合理住房需求方面,通知允许二孩及以上的多子女家庭增购1套住房,即在执行现有住房限购政策基础上,可再购买1套住房;并优化多子女家庭在个人住房贷款中首套住房认定标准,减少其购房利息负担。在优化住房信贷政策方面,首套住房个人商贷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45个基点,首付款比例下限调整为20%;二套住房个人商贷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LPR减5个基点,首付款比例下限调整为35%;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宝山、金山等6个区域继续实行差异化政策,二套住房个人商贷利率下限调整为LPR减25个基点,首付款比例下限调整为30%。购买首套住房的职工,个人公积金更高贷款额度提至80万元,家庭公积金更高贷款额度提至160万元。多子女家庭贷款购买首套住房,更高贷款额度在此基础上上浮20%,即更高可达192万元。购买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职工,...
02
房地产“新”观察|新一轮房地产组合拳释放三大政策信号
《经济参考报》5月28日刊发文章《房地产“新”观察|新一轮房地产组合拳释放三大政策信号》。文章称,新一轮房地产政策优化调整力度正持续加大。5月27日,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优化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调整优化住房限购政策、优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以旧换新”等九条政策措施。实际上,自5月中旬以来,全国层面统一部署,地方层面“因城施策”,多项房地产支持政策密集出台。站在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的当下观察,不论是“供”“需”两端双管齐下,还是“消化存量”“优化增量”并重,此轮房地产政策组合拳,透出不少深意。“供”“需”两端双管齐下从放松限购、引导居民房贷利率下行,到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保交房等,近期一揽子政策凸显出在房地产市场“供”和“需”两端均加码的特点。从需求端来看,5月17日,央行围绕住房信贷连发三招,包括降低个人住房贷款更低首付款比例、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取消全国层面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此后的10天内,广东多个地市、上海、西安、重庆相继宣布取消当地首套房和二套房贷款利率下限,并下调更低首付比例。另外,进入5月以来,继24日珠海“全面取消商品住房限购及限售年限”后,全国仅有6地仍在限购。政策效果正逐步显现,在部分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看房者购房积极性提高了,实际市场成交也有所升温。“父母希望在南部新城购买一套140平的改善性住房,这几天已经转了好几个项目,近期就打算下定。”正在看房的南京市民李女士表示。该项目顾问宋经理介绍,新政后,项目的到访量增长了300%。进入5月以来,该项目认购超过80套。南京房地产学会副会长孟祥远认为,市场经历了一个比较大的调整后,已经到了一个底部,但之前很多人依然不愿出手,是因为没有看到有转折点的信号。“系列新政表明了从中央到地方‘稳楼市’的决心,释放了这一积极信号。”他说。从供给端来看,今年1月下旬建立的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已在全国多个城市大面积铺开,数据显示,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已经建立了融资协调机制,截至5月16日,商...
03
单身经纪 语短情长
在当前的房地产市场中,中介经纪人的角色愈发重要。他们不仅为买卖双方提供专业的房产咨询和推介服务,还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然而,根据近年来的调查数据,房地产中介经纪人的单身比例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根据《2021年百万经纪人调查报告》显示,约六成经纪人未婚。而在一线城市中,房地产经纪人的未婚比例更是高达67%,其中上海和深圳的未婚经纪人超过七成。单身状态对经纪人的工作会产生积极影响。一方面,单身经纪人可能更加注重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经济独立,因此在工作中更加投入和积极。他们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以便在竞争激烈的房地产市场中脱颖而出。另一方面,由于单身经纪人没有家庭负担和子女教育的压力,他们可能更加灵活和自由地安排工作时间和行程,从而更好地适应客户的需求和市场变化。同时,单身状态也可能为中介工作带来挑战。例如,在与客户沟通时,单身经纪人由于缺乏家庭经营背景和子女教育经验,难以深入理解某些客户的特殊需求。在工作中也会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和孤独感,进而影响工作效率和职业满意度。房老二济南公司近日推出一个很有意思的活动,名为“单身经纪合伙计划”,协助破解单身经纪人工作与生活的双重难题,为经纪人创造一个工作恋爱两不误的轻松环境,为房地产行业带来一股散发着恋爱甜蜜芬芳的清流。房老二二语版块,具有业内交友、专业交流、找人、点评等功能,是专向房地产业内人士开放的交流广场。只有通过实名认证、验明正身的圈内人,才有资格进入。单身经纪人有记号标识,方便暗通款曲。从诗词歌赋到人生哲学,从阳春白雪到人间烟火,都可在二语中耳语。当然,除了上演“搜神记”,也支持才高八斗的才子佳人们,以文会友、比“悟”招亲。无论是广告创意还是灵感火花、奇葩案例还是职场Tips,都可以畅享。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不仅吸引同频共振的TA,说不得还会交到志同道合、惺惺相惜的好友。甚至还可以利用二语“@实名”的功能,寻找老同事、老同学、老战友,或者任何你心心念念的人。凡是经过实名认证,与@姓名相同的人,都会被提示收到你的喊话,是否会发生一些阴错阳差的故事,有待“坐着摇椅慢慢聊”。在工作...
04
房地产专家孟晓苏,楼市走出低迷要全民参与,要让老百姓进入市场
在风起云涌的房地产市场,孟晓苏的名字早已成为业界瞩目的焦点。作为一位的房地产专家,他见证了内地楼市的起起落落,对市场的脉动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在清华大学今日举办的全球产业发展论坛上,孟晓苏作了“重启楼市,需要再次学习香港经验”的演讲。孟晓苏先生首先回顾了内地楼市的发展历程,尤其是26年前学习香港经验推动的住房制度改革。他指出,那次改革不仅让住房成为商品,更是为内地楼市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面对当前楼市的发展态势,孟晓苏先生认为,我们仍需继续汲取历史经验,寻找适合内地楼市的复苏之路。针对当前楼市的困境,孟晓苏先生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全面取消限制,释放市场活力。孟晓苏先生认为,目前一线城市的限购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场需求的释放。因此,他建议政府应全面取消这些限制,让市场回归自然状态,充分释放潜在需求。这样不仅可以满足更多购房者的需求,还能促进楼市的健康发展。二、政府适度出手,稳定市场预期。在楼市低迷时期,政府的角色至关重要。他认为,拿出一部分钱来收购这些能长期存留的房产,今后再卖出去,它有可能是盈利的。从孟晓苏历年对房地产的分析来看,他主张多措并举。这一次,他同样建议,政府可以通过适当的政策措施来稳定市场预期,为市场注入信心。为楼市注入信心的政策目前其实出台了很多,前期,各个城市陆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购房者入市,买房补贴、契税优惠等,还在地级以上城市专为房企成立了融资协调专班,减轻房企的资金压力。这些措施将有助于缓解市场恐慌情绪,稳定楼市发展。5月17日,央行连续四个通知更是点燃了楼市激情。三、完善住房双轨制,满足多元需求。孟晓苏先生强调,完善住房双轨制是楼市复苏的关键。在继续发展商品房市场的同时,应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供给,以满足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这样既能保障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权益,又能通过市场机制调节房价,从根本上解决房价上涨的担忧。回顾孟晓苏先生过去的观点,他在楼市领域的洞察力和前瞻性令人钦佩。他曾提到利用REITs等金融工具创新融资方式、加强政策协调形成政策合力以及引导市场预期增强市场信心等观点,这些观点在当前楼市复苏的背景下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05
多地房地产政策“组合拳”持续加码 楼市交易活跃度明显提升
近期,多地出台房产新政,包括“以旧换新”、取消限购、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等。部分地区实施新政几天,效果已经显现。5月22日,湖北省印发房产新政,宣布取消住房限购政策,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新政包含取消购房限制、降低购房门槛、推进住房“以旧换新”等具体措施,综合考虑了新房市场和二手房市场的发展,新政还从贷款利率、二手房以旧换新等多方面作出针对性引导。在江苏南京某售楼处,存量住房“以旧换新”首批52组客户的业主代表与南京市房产交易中心、开发商和二手房收购企业签署了四方协议。上海在5月18日宣布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新政一周来,楼市交易活跃度有所提升。记者在上海金沙江路上的一家房产中介门店看到,店内看房钥匙的箱子已经空了一大半,临近饭点还有不少销售人员匆匆出门接待客户。5月份,上海包括商住、住宅在内的二手房成交量超过11000套。其中,上周成交接近4600套,环比前一周增长了25%。(来源:央视网)
06
利好政策接连出台 助推房地产市场加快复苏
阅读提示近期,楼市政策“礼包”持续加码。各地巧用“以旧换新”等激发人们购房热情的政策加法,以及取消限购、降低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等政策减法,助力释放潜在购房需求,提振房地产市场情绪,促进市场加快复苏。今年以来,楼市利好政策不断,进入二季度,政策“礼包”持续加码。各地巧用“以旧换新”等激发人们购房热情的政策加法,以及取消限购、降低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等政策减法,助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加减法为楼市注入“活水”。参与“以旧换新”的上海松江区某楼盘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在上海商品住房“以旧换新”活动开展一周多的时间里,该楼盘“以旧换新”签约销售已有7套。而在杭州,全面取消限购首日,二手房单日新增挂牌数激增91%。业内人士表示,给创新性政策做加法,给限制性政策做减法,能够助力释放潜在购房需求,提振房地产市场情绪,促进市场加快复苏。给创新性政策做加法,激发楼市活力“参加‘以旧换新’对于换房者来说相当于吃了‘定心丸’。”上述某楼盘销售人员说,选择“以旧换新”的好处是签订新房购房合同后,旧房可以获得房企合作中介的优先推荐,增加挂牌二手房源的曝光度,帮助更快卖房。即使到了置换周期房子没能卖出,也不算违约,定金可退。今年以来,购房“以旧换新”政策密集出台。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全国已有超过60个城市表态支持住房“以旧换新”,且政策东风逐渐吹向一线城市。“从披露的数据看,各个城市‘以旧换新’意向登记、有效登记、完成新房意向认购数量比较可观。”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这说明二手房“以旧换新”的潜力比较大。不过,“以旧换新”最关键的一环是,旧房是否能顺利卖出。李宇嘉建议,通过降低按揭利率、契税减免等优惠方式,加大对卖旧的推动力度,促进二手房销售。不只是“以旧换新”,近期,不断出台的政策加法聚焦释放潜在购房需求、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助力激发房地产市场活力。一些新一线城市将购房与户籍制度挂钩,如杭州、南京等城市通过降低落户门槛吸引更多人买房。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将加速住房需求释放、提振房屋销售表现,也有利于吸引更多外地人才置业落户,为本地带来更多发...
07
瞭望丨从供需两侧提振楼市信心
5月17日,新一轮支持房地产的金融举措出炉:明确取消全国层面房贷利率政策下限、下调房贷首付款比例和公积金贷款利率、拟设立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新一轮稳楼市重磅“组合拳”从供需两侧双管齐下,再次释放出稳楼市的积极信号。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但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期待始终未变。提振市场信心,形成新的良性供需循环,是当务之急。从需求侧看,当前市场成交量低迷,一个重要原因是居民的购房欲望不高。此次新出台的金融举措通过降低首付款比例与降利率,特别是首套房首付款比例降低至历史更低水平,旨在提高居民住房消费意愿和能力,有助于将潜在的刚性和改善性居住需求真正释放出来。从供给侧看,部分房地产企业经营困难,影响了市场供给。日前召开的全国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视频会议明确要求,要着力分类推进在建已售难交付商品房项目处置,全力支持应续建项目融资和竣工交付,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此次新出台的金融举措专门设立了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存量商品房,将有利于加快存量商品房去化、加快保障性住房供给、助力保交楼和“白名单”机制等。整体上看,新一轮房地产金融政策调整力度较大,但其政策取向是一贯的,即持续加大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力度、防范房地产风险外溢。随着我国经济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房地产优化调整政策落地落实,将进一步推动房地产企业向新发展模式加快转变,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来源:《瞭望》2024年第22期)
08
超70城推进住房“以旧换新” 已有多地成交落地
房地产重磅利好政策的暖意正吹向全国。在推动消化存量商品住房的目标下,“以旧换新”正是当前撬动住房需求的重要手段。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超70城推出“以旧换新”的相关政策,更有多地明确鼓励或推动国企收购购房者手中的旧房。多地住房“以旧换新”落地成交“【郑房交易】您参与的房屋以旧换新收购报名事项,办理环节:报名初审;办理结果:审批通过,同意。请登录郑州市房产交易服务平台查看具体信息。”来自郑州的曾女士最近刚刚通过小程序报名了郑州的住房“以旧换新”,目前已初审完成。“工作人员介绍流程是等待他们审批后会进行旧房的估价,先初步给一个价格再实地查看给出最终价格。我们可以先看接不接受,再考虑去选新房。”曾女士说。报名过程中,让曾女士印象比较深的是需要填房屋竣工时间,因为要求房龄不超过20年。“主要收的是120㎡以下的中小户型,旧房贷款必须结清,不考虑装修情况。”4月初便明确启动二手住房“以旧换新”试点工作的郑州,其“以旧换新”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国资主导、城发集团进行收购,在主城区全面实施后,今年全年计划完成5000套收购;另一种是政府政策鼓励,群众市场交易,全年计划完成二手住房“卖旧买新、以旧换新”5000套。另一个释放了较大体量的城市还有南京。由南京安居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启动主城六区存量住房“以旧换新”试点,首批试点房源共2000套。据“宜居南京”微信公众号5月22日消息,自4月底宣布“以旧换新”以来,初审符合条件的登记约3430组;案场累计来访约2230组;缴纳新房意向认筹金的换房人515组,52组客户确认成交。“我家在市中心有一套年份比较久的房子,因为工作单位调动一直空置,也有人出过价但没到心理价位。中介跟我说我新看上的楼盘可以参与‘以旧换新’活动,而且评估价可能比市场价还高些,我非常心动。”南京市民楼女士对中新财经记者说。但目前让楼女士纠结的是,听说参与“以旧换新”的新房,开发商可能会收回一些优惠。“这可能就需要我好好算一下账,合适的话还是非常愿意加入‘以旧换新’的,毕竟自己卖房买房真的太麻烦了。”“队”重要性凸显可以看出,住房“以旧换新”已从最初的呼吁和鼓励,慢慢进...